幽居杂兴十首 其二

六籍聊遮眼,高眠傍屋牙。 春来诗得计,老去醉为家。 门映斜阳树,山开背郭花。 邻翁闲有约,相对话河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籍:即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 遮眼:表示随便看看、姑且应付之意 。
  • 屋牙:即屋檐。
  • 诗得计:写诗有了思路和灵感。
  • 背郭:指背靠外城之处,郭,外城 。
  • 河车:在古代道家用语中指人体内元气的运转 。(读音:hé chē )

翻译

随意翻阅着六经来打发时光,在屋檐旁高枕无忧地酣眠。春天到来的时候写诗有了不少灵感,人到老年沉醉之中便可当作归宿之家。家门映照在斜阳下的树木间,背靠外城处山峦上花朵绽放。邻家老翁悠闲之时和我有约定,我们相对而坐谈论着人体内元气运转的事儿 。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惬意闲适的幽居生活图景。开篇“六籍聊遮眼,高眠傍屋牙”,生动地勾勒出诗人悠然自在的日常状态,以读书眠卧的细节,展现其远离尘嚣的淡泊心境。“春来诗得计,老去醉为家”,将春日里写诗的灵感频现与晚年沉醉生活的自在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对生活的别样感悟。颔联描绘“门映斜阳树,山开背郭花”画面感极强,门前斜阳与绿树相互映衬,远处山峦上花儿纵情开放,充满自然之美,景色动静相生,不仅烘托出居住环境的清幽宁静,还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享受之情。尾联“邻翁闲有约,相对话河车”,诗人与邻家老翁相约交流道家元气运转之术,进一步烘托出生活氛围的平和与闲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与自然景色描写,传达出诗人远离世俗纷扰、享受幽居生活的豁达心境与恬淡情怀 。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