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再和霍大夫

· 苏轼
文字先生饮,江山清献游。 典刑传父老,樽俎继风流。 度岭逢梅雨,还家指麦秋。 自惭鸿雁侣,争集稻粱洲。 野阔横双练,城坚耸百楼。 行看凤尾诏,却下虎头州。 君意已吴越,我行无去留。 归途应食粥,乞米使君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典刑:原指常法、常刑,这里可理解为榜样、楷模。
  • 樽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具,这里指宴席、聚会。
  • 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指农历四月。
  • :白色的绢帛。
  • 虎头州:具体所指不详,或为一地名。

翻译

文字先生饮酒作乐,清献在江山间游览。成为父老传颂的楷模,在宴席上延续着风流。翻过山岭时正逢梅雨时节,回家时正是麦子成熟之际。自己惭愧如同鸿雁伴侣,争相聚集在稻粱之洲。原野广阔横着两条白色绢帛,城池坚固耸立着许多高楼。将要看那如同凤尾般的诏书,却要从虎头州下去。您的心意已在吴越之地,我前行也无所谓去留。归途中应该吃粥,向使君您的船乞求米。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名为霍大夫的人,诗中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心境。既写了与友人有关的文雅之事,如饮酒和游玩,表现出他们的风流之态;也描写了自然景象,如梅雨和麦秋时节,增添了一种时光流转之感。“行看凤尾诏”体现出对未来某种诏命的期待或想象。尾联则写出一种随缘和对生活基本需求的态度。整首诗用语自然,意境开阔,在叙述间展现出诗人随性洒脱的一面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