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赠徐君猷笙妓

· 苏轼
碧纱微露纤掺玉。 朱唇渐暖参差竹。 越调变新声。 龙吟彻骨清。 夜阑残酒醒。 惟觉霜袍冷,不见敛眉人。 胭脂觅旧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纤掺(xiān chān)玉:形容女子的手指纤细洁白如玉。“掺”,这里音“chān”,同“搀”。
  • 参差(cēn cī)竹:这里指笙上的竹管长短不齐,代指笙。
  • 越调:乐曲名,其特点是音域宽广,旋律丰富多变。
  • 夜阑(lán):夜深。

翻译

女子的手从碧纱中微微露出,那手指纤细洁白如玉。她轻启朱唇吹奏着笙,那参差不齐的笙管发出悦耳的声音。奏起越调,变换出新的乐声,那声音犹如龙的吟啸,清澈悦耳直入骨髓。 夜深时,我从酒醉中醒来,只觉得霜袍寒冷。再也看不见那眉头微蹙的女子,只在找寻着她留下的胭脂旧痕。

赏析

这首词上阕通过对女子的手部、唇部以及笙音的描写,展现出一个美妙的场景。女子的手指纤细洁白,朱唇轻启吹奏笙乐,越调的新声如龙吟般清澈,给人以听觉上的美妙享受。下阕则着重描写主人公酒醒后的感受,夜阑的清冷和对女子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将音乐之美与情感之深相结合,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