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其十四

无端恼破桃源梦,明日青楼。 玉腻花柔,不学行云易去留。 应嫌衫袖前香冷,重傍金虬。 歌扇风流,遮尽归时翠黛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 恼破:打破,搅乱。
  • 桃源梦:这里借指美好的梦境,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美好的、虚幻的感情生活。
  • 青楼:这里指歌楼妓院之处。
  • 玉腻花柔:形容女子肌肤如玉般细腻,姿容如花般柔美。
  • 行云:指神女,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故,这里指代飘忽不定、容易离去的女子,行(xíng)
  • 金虬(qiú):一种龙头形的香炉,虬是传说中的龙的一种。
  • 歌扇:歌女演唱时用来助姿的扇子。
  • 翠黛:指女子的眉毛,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

翻译

无缘无故地就搅乱了那美好的桃源梦境,明天又要去到那青楼之中。她肌肤细腻如美玉,姿容柔美似鲜花,可不像天上飘忽的行云那般轻易地离去又停留。 大概是嫌弃衫袖之前沾染的香气已经清冷,于是重新靠近那龙头形状的香炉。她手持风流的歌扇,遮掩住了归来时眉间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词是晏几道的作品,词中抒发了主人公对一段复杂情感的感慨。上阕开篇“无端恼破桃源梦”,点明美好的幻想被打破,而“明日青楼”则暗示生活仍要在寻芳问柳中继续,体现了一种无奈之感。“玉腻花柔”描绘出女子美好的形象,“不学行云易去留”则对比写出该女子的深情,不像那些薄情之人飘忽不定。下阕“应嫌衫袖前香冷”细腻地表现出女子对美好情感的留恋和珍视,重傍金虬取暖添香。“歌扇风流,遮尽归时翠黛愁”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看似洒脱,实则用歌扇遮住内心的愁绪,展现出一种欲盖弥彰的复杂心态。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轻柔的口吻,表达出在情感中的徘徊惆怅,既有对女子的爱慕怜惜,又有难以言说的感伤,体现了晏几道词哀怨感伤的一贯风格 。

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南昌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 2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