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园夜过纵谈杜句

涛园钞杜集,半岁秃千毫。 所得都成泪,相过问奏刀。 万灵噤不下,此老仰弥高。 胸腹回滋味,徐看仆命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抄”,抄写。
  • :使……光秃,这里指用完很多毛笔。
  • 奏刀:运刀,这里指进行创作。
  • :闭口不说话。
  • 弥高:更加高远。
  • :这里指《离骚》,代指诗歌。

翻译

涛园抄写杜甫诗集,半年时间用秃了上千支毛笔。所收获的都变成了泪水,相互询问创作之事。万物之灵都闭口不能说话,这位老人却愈加令人敬仰。在胸腹间回味着,慢慢看自己如仆人般创作诗歌。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涛园抄杜集这一事件展开。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深刻感触以及对杜甫本人的崇敬之情。用“半岁秃千毫”极言抄诗的辛苦与专注。“所得都成泪”体现出杜甫诗歌的感染力和动人之处。“万灵噤不下”衬托出杜甫的伟大,而“此老仰弥高”则直白地表现出对杜甫的敬仰。最后说自己如仆人般创作,有自谦之意,也反映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整体营造出一种对杜甫和诗歌的深沉情感氛围。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