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十首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京篇:唐代皇帝李世民所作的一组诗,描述长安皇宫的景象。
  • 双阙:宫门两侧的高大建筑,象征皇权和威严。
  • 回舆:天子乘坐的御车,此处指皇帝归来。
  • 九重:古代皇宫有九重门,代指深宫。
  • 长烟:长长的云气。
  • :青绿色。
  • 皎月:明亮的月亮。
  • 澄轻素:形容月光如霜雪般清澈。
  • 搴幌:拉开窗帘。
  • 琴书:泛指文人雅事,此处可能指弹琴读书。
  • :窗户。
  • 云雾:此指窗外的自然景色。
  • 斜汉:倾斜的银河,即天河。
  • :明亮。
  • 层阁:多层的楼阁。
  • 玉树:形容宫殿中的装饰或树木如玉一般美丽。

翻译

夕阳下,巍峨的宫阙笼罩在昏暗之中,皇帝的御车在重重宫门的暮色中缓缓行进。长长的烟霭消散后,展现出初露的青绿色天空,明亮的月亮映照着轻盈如素的夜色。在室内,轻轻拉开窗帘,享受弹琴读书的乐趣,推开窗户,让清风与云雾一起涌入。银河斜挂在高高的楼阁之上,清风吹过,仿佛在摇曳着那些如玉的宫殿景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帝京(长安)傍晚时分的宫中景象,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宁静。李世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日、长烟、皎月等自然元素,以及宫内的琴书生活和清风玉树,营造出一种既宏大又闲适的氛围。诗人以天子的视角,寓含了对盛世的自豪与对生活的雅致追求,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气象。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