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全真
峨峨崆峒山,去天不盈尺。
西挹弱水流,东挂扶桑日。
中有学仙人,眉白双眼碧。
餐霞衣云雾,凝神鍊精魄。
狞龙及猛虎,视之如虮虱。
功成朝紫皇,名隶丹台籍。
幡然汗漫游,飞行隘八极。
沧海重扬尘,蟠桃几结实。
天上与地下,俯仰成陈迹。
归来敛衽坐,倒卷入冥寂。
万象吾肺腑,四气吾嘘吸。
乃知大还资,不离婴儿质。
蚩蚩世间人,斲丧良可惜。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峨:高耸的样子。
-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 去天不盈尺:形容山极高,仿佛离天只有一尺之遥。
- 挹(yì):汲取。
- 弱水:神话中的水名,传说其水力不能胜芥。
- 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太阳升起的地方。
- 餐霞:比喻修炼仙术,吸取天地精华。
- 凝神:集中精神。
- 鍊(liàn):炼制。
- 精魄:精神与魂魄。
- 虮虱(jǐ shī):虱子及其卵,比喻微不足道。
- 紫皇:道教中的神仙。
- 丹台:道教中神仙的居所。
- 幡然:迅速转变的样子。
- 汗漫游:无拘无束地游历。
- 隘(ài):限制。
-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传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 敛衽(liǎn rèn):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 冥寂:深沉的静寂。
- 大还:道教中的修炼术语,指修炼到高深境界。
- 婴儿质:比喻纯洁无瑕的状态。
- 蚩蚩:愚昧无知的样子。
- 斲丧(zhuó sàng):毁坏,丧失。
翻译
巍峨的崆峒山,高耸入云,仿佛离天只有一尺之遥。西边汲取着神话中的弱水,东边挂着太阳升起的扶桑树。山中有学习仙术的人,眉毛白皙,双眼碧绿。他吸取天地精华,穿着云雾,集中精神炼制精神和魂魄。凶猛的龙和虎在他眼中如同微不足道的虱子。修炼成功后,他朝拜道教中的神仙紫皇,名字被记录在神仙的居所丹台。他迅速转变,无拘无束地游历八方极远之地。沧海再次扬起尘土,神话中的蟠桃树结了几次果实。天上与地下,一切都是过往云烟。归来后,他整理衣襟坐下,进入深沉的静寂。万物如同他的肺腑,四季的气息如同他的呼吸。他明白修炼到高深境界,离不开纯洁无瑕的状态。愚昧无知的世人,毁坏和丧失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实在可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修炼仙术的人在崆峒山的修行生活,通过夸张和神话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和高深境界。诗中“峨峨崆峒山,去天不盈尺”等句,以夸张手法表现山的巍峨,为仙人的修行提供了宏大的背景。后文通过对仙人修炼过程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修炼仙术的艰辛与神秘。结尾处对世人的批判,则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丁鹤年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道既通,鹤年还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齧血沁骨,棺敛以葬。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鹤年家世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亦可悲也。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
► 3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