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 曹刿论战
译文
注释
-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 间(jiàn):参与。
- 鄙:鄙陋,目光短浅。
- 牺牲: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 玉帛:玉器和丝织品。
- 孚:使人信服。
- 狱:案件。
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回答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明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到了做臣子的本分,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赏析
本文记叙的是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重点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论,表现出他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作战时要善于把握战机,能够详察敌情。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整个过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洁明快。“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体现了曹刿对统治者的不满和他的自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言,强调了士气在战斗中的重要性。全文以弱胜强的主旨,对后世战争策略和领导决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左丘明
左丘明的其他作品
- 《 左传 · 襄公 · 襄公十四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宣公 · 宣公十五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昭公 · 昭公四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文公 · 文公十五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文公 · 文公十四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文公 · 文公十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庄公 · 庄公五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闵公 · 闵公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相关推荐
- 《 左传 · 哀公 · 哀公二十七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文公 · 文公十六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张益州画像记 》 —— [ 宋 ] 苏洵
- 《 临江仙 ·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 [ 宋 ] 陈与义
- 《 获麟解 》 —— [ 唐 ] 韩愈
- 《 梅圣俞诗集序 》 —— [ 宋 ] 欧阳修
- 《 左传 · 哀公 · 哀公九年 》 —— [ 周 ] 左丘明
- 《 礼记 · 檀弓 · 晋献文子成室 》 —— [ 秦 ] 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