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奸论 [] 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

六国论 []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

心术 [] 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

管仲论 [] 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

谏论 [] 苏洵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

名二子说 [] 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过木枥观 [] 苏洵

闻道精阳令,当时此学仙。 鍊形初似鹤,蜕质竟如蝉。 藓上支棺石,云生昼影莚。 舟中望山上,唯见柏森然。

涵虚阁 [] 苏洵

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 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 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 世德书芳史,传家有令孙。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 苏洵

十年尝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悯俗诗。 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 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悭来迟。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 苏洵

台省留身凡几岁,江湖得郡喜今行。 卧听晓鼓朝眠稳,行入淮流乡味生。 细雨满村莼菜长,高风吹旆綵船狞。 到家应有壶觞劳,倚赖比邻不畏卿。

从叔母杨氏挽词 [] 苏洵

老人凋丧悲宗党,寒月凄凉葬旧林。 白发已知邻里暮,伤怀难尽子孙心。 几年赠命涵幽壤,当有铭文记德音。 千里缄词托哀恨,呜呜引者涕中吟。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 苏洵

春入禁城怀旧隐,偶来芳圃似还家。 番番翠蔓缠松上,粲粲朱梅入竹花。 客慢空劳严置兕,酒多无用早成蛇。 相公犹有遗书在,欲问郎君借五车。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 苏洵

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开花。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衰病不胜杯酒处,醉归倾倒欲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