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使君诗,遂为却寄 其一

关塞劻勷客,方亭许数过。 月光随树转,花色媚春多。 意气看裘马,帘笼护薜萝。 半生尘土梦,相对愧南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劻勷(kuāng ráng):忙乱、急迫不安的样子。这里形容在关塞之地忙碌。
  • 方亭:指方形的亭子。
  • 许数过:答应多次来拜访。
  • 意气:指人的精神气质,这里有豪情壮志之意。
  • 裘马:轻裘肥马,形容生活奢华。
  • 帘笼:帘子和笼子,代指住处环境。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两种植物,常用来代指隐士服饰或住处环境。
  • 南柯:出自“南柯一梦”,泛指一场美梦,也比喻空欢喜一场。

翻译

我在关塞之地忙忙碌碌,你在方亭之处曾答应过多次前来相聚。月光随着树影转动,缤纷花色将春天映衬得格外美丽迷人。回想当年意气风发,身着华服骑着骏马;悠闲之时在有帘子装饰的住所里赏鉴薜萝这类植物。半生沉浸在尘世的忙碌追求之中,如今与你相对,我方觉之前的一切就如同南柯一梦般虚幻不实,心中满是惭愧。

赏析

这首诗感情基调复杂且真挚,开篇点明自己客居关塞忙乱的处境,与友人在方亭相聚的约定,给全诗定下了一种略带感慨的氛围。“月光随树转,花色媚春多”两句,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春夜景色图,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委婉地流露出诗人内心对平静美好时光的珍视。“意气看裘马,帘笼护薜萝”展现出诗人曾经的豪情壮志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然而,尾联“半生尘土梦,相对愧南柯 ”陡然转折,诗人从回忆和对眼前美好景色的沉浸中醒来,发出半生如梦幻般忙碌而虚幻的感叹,面对友人,惭愧于过往都如南柯一梦。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情感追忆,最后归结到人生的深刻反思,呈现出一种动静交织、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情感表达深沉而饱满,展现了戚继光不仅有着豪迈的家国情怀,还拥有细腻多思的内心世界。

戚继光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