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诗三首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 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辇(niǎn)迹: 玉制的车轮痕迹,象征皇上的踪迹或宫殿的威严。
  • 芳草渐成窠(kē): 长出的小草丛,暗示昔日繁华已逝,宫殿荒凉。
  • 隐隐闻箫鼓: 远处隐约传来的音乐声,可能是宫廷宴会的余音。
  • 君恩何处多: 对皇上恩泽的怀念,疑问如今何处还能感受到。

翻译

庭院里再也看不到皇帝华丽的车驾留下的痕迹,只有茂盛的野草逐渐蔓延成一片。远处,依稀传来昔日宫廷宴会的乐声,但那深深的君王恩宠如今又在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以隋朝侯夫人的视角,描绘了宫廷的变迁与落寞。"庭绝玉辇迹"表达了皇权的衰落和宫殿的荒凉,而"芳草渐成窠"则以自然之景寓示人事沧桑。诗人通过"隐隐闻箫鼓"的细节,勾勒出往昔繁华的记忆,反衬出现实中的寂寥。最后的疑问"君恩何处多",流露出对往日荣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无奈感慨,情感深沉,意境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