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汉高庙

纂尧灵命启,灭楚馀闰终。 飞名膺帝箓,沈迹韫神功。 瑞气朝浮砀,祥符夜告丰。 抑扬驾人杰,叱咤掩时雄。 缔构三灵改,经纶五纬同。 干戈革宇内,声教尽寰中。 运谢年逾远,魂归道未穷。 树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宫。 沐兰祈泗上,谒帝动深衷。 英威肃如在,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径,枌社落霜丛。 萧索阴云晚,长川起大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纂尧:继承尧的美德和事业。
  • 灵命:神圣的使命或天命。
  • :开始,开启。
  • 灭楚:指刘邦灭掉秦朝后又击败项羽,统一了中国。
  • 馀闰:指汉朝建立后还有些残余的楚国势力。
  • :承受,获得。
  • 帝箓:帝王的符命,象征天意。
  • 沈迹:隐藏踪迹,不显于世。
  • :蕴藏,隐藏。
  • 瑞气:吉祥的云气,常被视为吉兆。
  • :古代地名,今山东砀山,此处指刘邦起义的地方。
  • 祥符:吉祥的符瑞。
  • :丰县,刘邦起兵的地方。
  • 抑扬:形容人的才能出众,起伏有致。
  • 驾驭:统治,管理。
  • 人杰:杰出的人才。
  • 叱咤:怒喝,形容威势。
  • 掩时雄:超越时代,成为英雄。
  • 缔构:创建,建立。
  • 三灵:指天、地、人三者,泛指天地人三才。
  • 经纶:筹划治理,这里指国家政务。
  • 五纬:指日月五星,象征天象。
  • 干戈: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 声教:教化的声音,指影响力。
  • 寰中:天下,全世界。
  • 运谢:指命运消逝,寿命终结。
  • 沐兰:用兰花沐浴,古人认为能净化身心,此处可能指祭祀时的仪式。
  • 泗上:泗水流域,刘邦曾在此活动。
  • 深衷:深厚的情感,内心深处。

翻译

{李百药在隋朝时拜谒汉高祖刘邦的庙宇,追忆其开国伟业。他赞颂刘邦凭借神圣使命和卓越才华,最终消灭了楚国残余势力,建立了新的王朝。刘邦的名字承载着天命,他的事迹深藏神秘力量。早晨,瑞气从砀山升起,夜晚,祥瑞之兆昭示丰收。他不仅个人才能超群,更是时代的英雄,他的功绩改变了历史,影响了整个世界。尽管岁月流转,他的精神永存,庙宇依然屹立,人们在泗水畔祭奠他,情感深沉。虽然文物已消失,但他的英威犹在,仿佛阴云下的竹皮林和霜中的枌社都在诉说着他的故事。傍晚,阴云笼罩,大风起于长川,仿佛是对他伟大一生的哀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高祖刘邦的生平事迹和庙宇祭祀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开国皇帝的敬仰与怀念。诗人运用丰富的象征手法,如瑞气、祥符等,烘托出刘邦的神圣地位。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如阴云、大风,寓言般地表达了历史变迁和英雄的永恒。李百药的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情,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融为一体。

李百药

李百药

唐定州安平人,字重规。李德林子。幼多病,祖母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号奇童。隋时授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后归唐。受谮,流泾州。太宗重其才名,召拜中书舍人,赐爵安平县男,诏修定《五礼》、律令,撰《齐书》。累官至宗正卿,爵为子。百药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继,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卒谥康。所撰《齐书》行于时。有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