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芳卿一室

· 于石
一室志天下,何须山更深。 英雄四海眼,道义百年心。 蕉鹿梦中梦,松风吟处吟。 幽泉鸣绝壁,不作世间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一室:指一个房间,这里比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 英雄四海眼:指英雄的视野广阔,能洞察四海之内的事物。
  • 道义百年心:指坚守道义的决心和信念可以持续百年。
  • 蕉鹿梦中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出自《庄子·齐物论》中的“蕉鹿梦”。
  • 松风吟处吟:指在松风中吟咏,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 幽泉鸣绝壁:幽深的泉水在绝壁间鸣响,形容声音清幽。
  • 不作世间音:指这种声音不同于世俗的喧嚣,显得格外清静。

翻译

在一个房间里,我怀揣着志向遍及天下,何须隐居到深山之中。 英雄的目光能洞察四海,坚守道义的决心可以持续百年。 就像在梦中梦见虚幻的蕉鹿,我在松风中吟咏,超脱世俗。 幽深的泉水在绝壁间鸣响,它的声音不同于世俗的喧嚣,显得格外清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胸怀天下、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中,“一室志天下”展现了作者的远大志向,而“英雄四海眼,道义百年心”则进一步强调了英雄的视野和坚守道义的决心。后两句通过“蕉鹿梦中梦”和“松风吟处吟”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虚幻与真实的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最后,“幽泉鸣绝壁,不作世间音”以幽泉的声音为喻,形容了一种清静脱俗的境界,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志趣。

于石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