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何所有

· 于石
山中何所有,古松与清泉。 一泓涵素月,千尺摇苍烟。 我生乏世用,乐此山林闲。 临流或倚树,物我两悠然。 慎勿作梁栋,斧斤斲其天。 慎勿入江海,汹涌生波澜。 流荡易忘返,正直难自全。 我欲叩其理,水去松无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óng):水潭。
  • :包含,这里指映照。
  • 素月:明亮的月光。
  • 苍烟:青色的烟雾,这里指松树间的雾气。
  • 乏世用:不适应世俗,不被世俗所用。
  • 物我两悠然:物与我都很自在,没有束缚。
  • 斧斤:斧头。
  • (zhuó):砍削。
  • 汹涌:波涛翻滚的样子。
  • 波澜:波浪。
  • 流荡:漂泊不定。
  • 正直:这里指松树的直立。
  • :询问。

翻译

山中有什么呢?只有古老的松树和清澈的泉水。 一潭清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千尺高的松树摇曳着青色的烟雾。 我这人生不适应世俗,喜欢这山林间的闲适。 有时靠近水边,有时倚靠树木,物与我都很自在。 千万不要将松树做成梁柱,斧头会破坏它的自然之美。 也不要将它投入江海,那里波涛汹涌,容易生出波澜。 漂泊不定容易忘记归途,正直的松树也难以自保。 我想询问这其中的道理,但水流走了,松树也无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象,通过对古松和清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我生乏世用,乐此山林闲”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适应。后文通过“慎勿”两字,强调了对自然之美的保护,以及对松树不被破坏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于石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