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舞歌二首文舞歌
惟皇御宇,惟帝乘乾。
五材并用,七德兼宣。
平暴夷险,拯溺救燔。
九域载安,兆庶斯赖。
续地之厚,补天之大。
声隆有截,化覃无外。
鼓钟既奋,干戚攸陈。
功高德重,政谧化淳。
鸿休永播,久而弥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宇:统治天下,指帝王登基或执政。
- 乘乾:顺应天道,比喻帝王统治如天行乾健。
- 五材:古代哲学概念,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元素。
- 七德:指古代君主的七种美德,如仁、义、礼、智、信、勇、和。
- 平暴:平定暴乱。
- 夷险:铲除险阻,使道路平坦。
- 拯溺救燔:拯救陷入水患的人,扑灭火灾。
- 九域: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泛指全国。
- 兆庶:众多的百姓。
- 续地之厚:增加土地的肥沃。
- 补天之大:比喻帝王的功德宏大,如同补天。
- 声隆有截:声音宏大而坚定。
- 化覃无外:教化普及到各个角落。
- 鼓钟:击鼓鸣钟,象征庆典或仪式。
- 干戚:古代兵器,用于舞蹈,象征武力与和平。
- 政谧化淳:政治安定,风俗淳朴。
- 鸿休:大福,美好的声誉。
- 弥新:更加新鲜,长久保持。
翻译
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皇帝驾御着天地之道。 各种才能得以充分运用,七种美德一同展现。 平息暴乱,扫除障碍,救援受困的人们,扑灭烈火。 全国安宁,百姓依赖这样的领导者。 像大地一样滋养万物,像天空一样庇护万民。 其声威宏大而坚定,教化深远无边。 庆典上,鼓乐齐鸣,武舞与文舞交织。 功绩显赫,德行厚重,政治清明,风气淳朴。 美好的声誉流传久远,历久弥新。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隋朝皇帝的统治智慧和仁德,通过描绘皇权的威严、治国的功绩以及对百姓的关爱,展现了盛世气象。文舞与武舞的结合,象征着国家内外的和谐统一,以及皇权与美德的完美融合。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生动,表达了对皇帝高尚品德的歌颂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牛弘等奉诏作的其他作品
- 《 社稷歌四首春祈社諴夏 》 —— [ 隋 ] 牛弘等奉诏作
- 《 五郊歌五首青帝歌角音 》 —— [ 隋 ] 牛弘等奉诏作
- 《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其三食举歌 》 —— [ 隋 ] 牛弘等奉诏作
- 《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其三食举歌 》 —— [ 隋 ] 牛弘等奉诏作
- 《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其三食举歌 》 —— [ 隋 ] 牛弘等奉诏作
- 《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皇夏 》 —— [ 隋 ] 牛弘等奉诏作
- 《 諴夏 》 —— [ 隋 ] 牛弘等奉诏作
- 《 太庙乐歌九首迎神歌 》 —— [ 隋 ] 牛弘等奉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