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草堂以冰衡玉壶悬清秋分韵得悬字

· 于立
芝草琅玕遍石田,采英撷秀入芳筵。 白鱼作鲙明于雪,绿蚁倾樽吸似川。 潭底行云秋共迥,檐间高树月初悬。 山僧醉说无生法,金粟天花落满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玕(láng gān):美玉或形容竹子。
  • 撷秀(xié xiù):采摘精华。
  • 白鱼作鲙(bái yú zuò kuài):白鱼切成细片。
  • 绿蚁(lǜ yǐ):指新酿的酒,酒面浮沫如蚁。
  • 无生法(wú shēng fǎ):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真理。
  • 金粟(jīn sù):指金钱或黄金般的小粒。
  • 天花(tiān huā):佛教中指天上的花,比喻佛法的美妙。

翻译

芝草和美玉般的竹子遍布石田,采摘精华摆上芳香的宴席。 白鱼切成细片,明亮如雪,新酿的酒如绿蚁,倾倒入杯中,仿佛能吸尽似川流。 潭底云雾缭绕,秋意深远,檐间高树之上,新月初挂。 山僧醉后讲述超越生死的佛法,金色的金钱和天上的花朵落满眼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草堂的秋夜景象,通过芝草、琅玕、白鱼、绿蚁等意象,展现了宴席的丰盛与雅致。诗中“潭底行云秋共迥,檐间高树月初悬”一句,以云和月为媒介,巧妙地表达了秋夜的深远与宁静。结尾处山僧讲述的无生法和金粟天花,增添了诗作的佛教色彩,使得整个场景更显超脱与神秘。

于立

元南康庐山人,字彦成,号虚白子。博学通古今,善谈笑。不求仕进,以诗酒放浪江湖间。有《会稽外史集》 ► 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