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笙

短长插凤翼,洪细摹鸾音。 能令楚妃叹,复使荆王吟。 切切孤竹管,来应云和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短长:指笙管的长短不一。
  • 凤翼:比喻笙管的形状。
  • 洪细:指声音的高低粗细。
  • 鸾音:比喻笙发出的声音。
  • 楚妃叹:指楚国宫女听到笙声而感叹。
  • 荆王吟:指荆王(楚王)听到笙声而吟咏。
  • 切切:形容声音的急促。
  • 孤竹管:指笙。
  • 云和琴:古代名琴,这里指笙声与琴声相和。

翻译

笙管长短不一,如同凤凰的羽翼,声音的高低粗细,仿佛模仿着鸾鸟的鸣叫。 这样的音乐能让楚国的宫女感叹,也能使荆王吟咏。 笙声急促,如同孤竹管发出的声音,与云和琴的琴声相应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笙的音乐效果。诗中“短长插凤翼,洪细摹鸾音”形象地描绘了笙管的形状和声音的特点,而“能令楚妃叹,复使荆王吟”则夸张地表现了笙声的感染力。最后两句“切切孤竹管,来应云和琴”则进一步以音乐的和谐来象征笙声的优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笙这一乐器的魅力。

杨师道

杨师道

唐弘农华阴人,字景猷。杨恭仁弟。善草隶,工诗。隋末自洛阳归唐,尚桂阳公主,超拜吏部侍郎。太宗贞观十年,代魏徵为侍中。性周慎谨密,未尝漏泄内事。十三年,转中书令。后罢知机密,转吏部尚书。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贵势及其亲党,以避嫌疑,时论讥之。从征高丽,摄中书令。及还,有毁之者,贬为工部尚书,寻转太常卿。卒谥懿。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