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定惠院
注释
- 定惠院:黄州(今湖北黄冈)的一座寺院。
- 海棠:一种花树。
- 参寥师:即僧人道潜,字参寥。
- 枳(zhǐ)木:树木名。
- 稍稍:渐渐。
- 吴越:古国名,今江浙一带。
- 夤(yín)缘:攀附。
- 瀹(yuè):煮。
- 负:带着。
- 雪堂:苏轼在黄州时建的住所。
翻译
在黄州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海棠,特别繁茂。每年海棠盛开的时候,我一定会带着客人置酒在此,已经五次醉倒在它下面了。今年又和参寥师以及两三个友人去访看,然而园子已经换了主人。主人虽是市井之人,但因为我的缘故,也稍加培护整治。山上有很多老的枳木,形态瘦削而坚韧,筋脉暴露出来,如同老人的脖颈。花是白色的且很圆,像大颗大颗的珠子连缀着,香气和色泽都不同凡响。这种树不被人们喜爱,渐渐被砍伐掉一些,因为我的缘故也得以不被砍伐。饮酒之后,去到尚家宅邸休息。尚氏也是市井之人,但居住的地方干净整洁,像吴越一带的人,他家的竹林花圃都让人喜爱。醉卧在小板阁上,稍微醒来后,听到在座客人崔成老弹奏雷氏琴,乐曲是悲风晓月,铮铮作响,感觉不像是人间能有的。晚上才步行走出城东,买了个大木盆,心想可以用来装清澈的泉水,煮瓜果桃李,于是沿着小沟攀附前行,进入何氏、韩氏的竹园。当时何氏正在竹林里建造堂屋,已经开辟出了地基,便在竹阴下摆酒。有位主簿叫刘唐年的,送来了油煎的糕饼,它的名字叫甚酥,味道非常美。客人还想喝酒,但我忽然兴致尽了,就直接回家了。路过何氏的小园子,讨要了一丛橘子,移栽到雪堂的西边。在座的客人徐君得之将要去闽中,因为以后的相会不可预期,请求我记录下来,作为日后拍手称快之事。当时只有参寥师不喝酒,用枣汤代替。
赏析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苏轼与友人游览定惠院的经历和见闻,展现了那个特定时期的生活场景与人际交往。文中对海棠、老枳木等景物的描写细腻且生动,海棠的繁茂、老枳木的独特形态跃然纸上。对尚氏宅邸的描写也反映出其虽为市井之人,但生活环境有雅趣。对饮酒、听琴、休憩、游玩等情节的记叙,富有生活气息和趣味。最后对小吃、人物活动等的叙述,使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鲜活,也体现了苏轼等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体文字朴素自然,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