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盈尺:形容非常茂盛,满眼皆是。尺,古代长度单位,一尺约等于30厘米。
- 香梅:指梅花,因其香味而得名。
- 先生:此处指苏轼的兄长苏辙(字子由)。
- 去后栽:苏辙离开后种植的。
- 应笑:料想他会笑着。
- 无一物:指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 手携:手里拿着。
- 拄杖:行走时用来支撑的手杖。
- 空回:空手而归。
翻译
在青翠的松树丛中,夹杂着香气四溢的梅花,这些都是你走后我亲手栽种的。我想,当你回来时一定会笑着,因为那时这里什么都没有,你只是手握着手杖,空手而归。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兄长苏辙的,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以及对兄长生活情趣的赞赏。诗人以青松和香梅为载体,寓言了兄长虽然离家远行,但留下了清雅的景致,仿佛他的精神依然在这里。通过“应笑”和“空回”,诗人以幽默的方式描绘了兄长归来时的场景,显得亲切而富有生活气息。整体上,这首诗温馨而富有诗意,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情感深厚。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 —— [ 宋 ] 苏轼
- 《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 —— [ 宋 ] 苏轼
- 《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由有书相庆也,因用其韵赋一篇,并寄诸子侄 》 —— [ 宋 ] 苏轼
- 《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 —— [ 宋 ] 苏轼
- 《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 》 —— [ 宋 ] 苏轼
- 《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二) 》 —— [ 宋 ] 苏轼
- 《 减字木兰花 · 彭门留别 》 —— [ 宋 ] 苏轼
- 《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