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和尚度柳翠 · 第三折

〔耍孩儿·三煞〕来了,你呵:黄莺也,懒更啼;金蝉也,无处栖。来了,你呵,再不见那绿荫深处把青骢系。来了,你呵,再不见那舞春风楚宫别院纤腰细。来了,你呵,再不见那缀晓露汉殿长门翠黛低。来了,你呵,再不见那影蹁跹比张绪多娇媚。来了,你呵,再不见那助清凉陶令宅两行斜映,增杀气亚夫营万缕低垂。
拼音

赏析

《度柳翠》杂剧可说是元曲杂剧转入“案头文学化”的代表作之一。前篇介绍的第二折中〔黄钟尾〕一曲可以看出它尚文采和堆砌辞藻的趋向。剧中借月明和柳翠两个人名掉文袋、卖典故之处则比比皆是。这种类似游戏的笔墨过滥则近于无聊。例如反复颠倒地说“花与月添神”、“月与柳招魂”之类,实在没有什么意义。至于让柳翠唱两句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再即时坐化飞升登大道等等,更显得有些轻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对这类曲文都简单地嗤之以鼻,一笔勾销了事。一来,这本是元曲手法与风格之一派,由此至少可见其语言艺术的丰富多彩;二来,这类手法也自有其特殊的表现力,显示出作家的巧思。如这里所选第三折中〔耍孩儿·三煞〕八句七韵,全作排比骈骊,几乎句句用典,皆着落在“柳”上,也别有一种趣味。 第三折在情节上写月明三度柳翠,柳翠尽管对情人牛员外和母亲十分顾恋,但在月明敦促胁迫下已决定随师父出家。月明船载柳翠到了“彼岸”,对柳翠说:“柳翠,你来了呵,有几般物类失所也。”柳翠云:“师父,是哪几般物类,你说我听咱!”于是正末扮演的月明唱了这支曲,回答“是那几般物类失所”这个问题,曲文是用古代诗词中与柳有关的物事和史料中与柳有关的故实铺排起来的,下面我们先从这方面作些解释。 “黄莺”、“金蝉”是常栖息在柳树上的禽和虫类,并常出现在诗人笔下表现春天的欢乐和初夏的热烈。如李白有《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诗,杜甫有“两个黄鹂(即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贾至有“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莲章”句等,是咏柳与莺的;唐太宗有“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皇甫冉有“莫将条系缆,着处有蝉号”等,是咏柳与蝉的。古人送别行人时,往往在官道旁、堤岸边,这里常栽着许多柳树,行者系自己的坐骑———或青骢或白马于柳树干上,送者往往折柳枝相赠,双方依依话别,难舍难分,这也是诗人笔下常常出现的情景。“舞春风”句用楚灵王好细腰故事。《墨子·兼爱》:“昔者楚灵王好细腰,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而后起。”故事本无关乎柳,但古人常以柳形容女子的细腰,如庾信《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上林柳腰细”;杜甫《绝句漫兴》:“隔溪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或以腰来比柳枝,如韩偓《春尽日》:“柳腰入户风斜倚,榆荚堆墙水半淹。”“缀晓露”句用汉陈皇后典故。汉武帝陈皇后(即阿娇)因妒忌被贬在长门宫。“翠黛”是眉的别称,低翠黛是愁苦的样子。女子的眉毛又常以柳叶来描绘,称作柳眉。“缀晓露”当指作者想象中汉殿前的柳树沾上露珠的美丽形态。“影蹁跹”句用南朝齐张绪典故:张绪美风姿,清简寡欲,口不言利,武帝置蜀柳于灵和殿前,尝赞叹说:“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助清凉”句用陶渊明典故:做过彭泽令的陶渊明退隐后,于堂前植五株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增杀气”句用周亚夫军细柳营典故。细柳系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县西南,西汉名将周亚夫曾军于此,以纪律严明著称,后人亦常咏歌之,如陈岑之敬《折杨柳》:“将军始见知,细柳绕营垂”;隋明余庆《从军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等。 这段曲文堆砌这么多典故,好似叠床架屋,然而仔细推敲,却并非纯粹文字游戏和掉书袋。而是有它的实际内容的。它们代表着人世间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用佛家语,便是“人相我相众生相”。黄莺、金蝉对生活的喜悦,绿荫深处系青骢的离愁别恨,楚宫别院舞春风的享乐,汉殿长门的哀怨,张绪的风流,陶令的清高,细柳营周亚夫将军的威严……在佛家看来,都是烦恼。所以月明召唤柳翠:“你来了呵(的话)”,黄莺金蝉都不再来相扰,也再不见那种种的人间是非,便脱离烦恼的苦海了。这就把佛家很枯燥的教义宣传,说得十分风雅动人,又与柳关合贴切,所以无论文辞、意境,此曲都称得上风流别致,另具一格。

李寿卿

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将仕郎、县丞等职。约为纪君祥、郑廷玉同时代人。所作杂剧今知有十种。现存《度柳翠》、《伍员吹箫》二种;另《庄子叹骷髅》一种仅存残曲。 ► 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