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乌龙潭

· 钟惺
渊静息群有,孤月无声入。 冥漠抱天光,吾见晦明一。 寒影何默然,守此如恐失。 空翠润飞潜,中宵万象湿。 损益难致思,徒然勤风日。 籲嗟灵昧前,钦哉久行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静:深沉而安静。
  • 冥漠:空旷迷茫。
  • 晦明:黑夜和白昼。
  • 风日:此处指时光。
  • 籲嗟(yù jiē):表示慨叹。

翻译

潭水深沉安静使群物止息,孤单的月亮无声地映入。混沌迷茫中拥抱着天空之光,我看到了黑夜与白昼合而为一。寒冷的月影为何默默不语,坚守在这里好像唯恐失去。空灵青翠滋润着飞翔和潜伏的万物,半夜里天地万象都湿润了。增减得失难以去思考,只是白白地辛勤度过时光。慨叹在这灵妙愚昧之前,恭敬啊长久地伫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乌龙潭夜晚静谧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潭水的沉静、孤月的无声、寒影的默然等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冥漠抱天光,吾见晦明一“一句,表现出大自然的深邃和神秘,以及昼夜交替之际独特的美妙。”空翠润飞潜“生动地传达出潭水周围环境的湿润和生机。最后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在面对自然和时光时的慨叹与思索,以及对这种神秘和美妙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美感享受。

钟惺

明湖广竟陵人,字伯敬,号退谷。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行人,历官南京礼部主事。租秦淮水阁读史,记其心得为《史怀》。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其诗矫袁宏道辈浮浅之风,幽深孤峭流于镵削。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唐诗归》、《古诗归》,以此得大名,时称“竟陵体”。晚逃于禅。另有《诗合考》、《毛诗解》、《钟评左传》、《隐秀轩集》、《名媛诗归》、《宋文归》、《周文归》。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