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雪下望月记

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冈,上青龙寺门。门高出绝寰埃,宜写目放抱。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日既夕,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 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谓雪光射来,复开门偶立,见冱云驳尽,太虚真气如帐碧玉。有月一轮,其大如盘,色如银,凝照东方,辗碧玉上征,不见辙迹。至乙夜,帖悬天心。予喜方雪而望舒复至,乃与友生出大门恣视。直前终南,开千叠屏风,张其一方。东原接去,与蓝岩骊峦,群琼含光。北朝天宫,宫中有崇阙洪观,如甃珪叠璐,出空横虚。 此时定身周目,谓六合八极,作我虚室。峨峨帝城,白玉之京,觉我五藏出濯清光中,俗埃落地。涂然寒胶,莹然鲜著,彻入骨肉。众骸跃举,若生羽翎,与神仙人游云天汗漫之上,冲然而不知其足犹蹋寺地,身犹求世名。二三子相视,亦不知向之从何而来,今之从何而遁。不讳言,不声,复根还始,认得真性。非天借静象,安能辅吾浩然之气若是邪!且冬之时凝冱有之矣,若求其上月下雪,中零清霜,如今夕或寡。某以其寡不易会,而三者俱白,故序之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月:农历十一月。
  • :月圆之日,农历每月十五日。
  • 崇冈:高的山冈。
  • 绝寰埃:远离尘世。寰(huán)。
  • 冱(hù)云:寒云。
  • 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之神,也借指月亮。
  • 六合八极:天地四方,极远的地方。
  • 峨峨:形容高。
  • 帝城:京城。
  • 涂然:形容湿滑的样子。
  • 汗漫:广泛,漫无边际。

翻译

今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长安下了一整天的大雪,如玉的雪花在空中搅动,飘落在地上。我和朋友很高兴,就从自己住的地方往南走了大概一百来步,登上高冈,到了青龙寺的门口。寺门高耸超出尘世,正适合纵目放松心怀。今天完全领略到了雪的景致,只是长安多有高大之物,我不能与之并列。太阳已经西下,被寺里的僧人道深挽留,于是被引入堂中。

初夜的时候有洁白的影子照进室内,屋里的人都说是雪光射进来,又开门偶然站立,看到寒云消散殆尽,天空中的真气像帐幕般的碧玉。有一轮月亮,像盘子那么大,颜色如银,静静地映照在东方,在碧玉上辗动上升,不见车辙的痕迹。到了半夜,端正地悬挂在天空中心。我很高兴正逢下雪而月亮又再次出现,就和朋友走出大门尽情观看。径直往前对着终南山,像展开千层屏风,展开了其中的一面。东面平原延伸开去,与蓝色的岩石骊山山峦,众多如美玉般闪耀着光芒。北面朝向天宫,宫中有高大的宫殿和宏伟的楼观,如同用美玉和宝玉堆积起来,高出空中横着。

此时安定身体环顾四周,觉得天地四方,成为我的空室。高大的京城,如白玉般的京城,感觉我的五脏都在清澈的光芒中得到了洗涤,世俗的尘埃掉落地上。湿滑而寒冷,晶莹而鲜明,彻入骨肉。众人的骨骸都跃动起来,好像生出了羽毛,和神仙一起在广阔的云天之上遨游,飘飘然却不知道自己的脚还踩着寺院的地面,身体还追求着世间的名声。我们几个人相对看,也不知道之前从哪里来,现在又要往哪里去。不避讳说话,不出声,又回归根源回到起始,认得真正的本性。如果不是上天借助这宁静的景象,怎么能如此辅助我的浩然之气呢!而且冬季的时候寒冷凝结是常有的,但像这样上月下雪,中间还零着清霜,如今天晚上这样的情形可能很少。我因为它少且不容易遇到,而这三者(雪、月、霜)都是白色的,所以记叙它。

赏析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长安雪夜的美景以及作者在这样的情境中的感悟。作者通过对雪、月、寺门、山峦等景物的细腻刻画,如“长安重雪终日,玉花搅空,舞下散地”“有月一轮,其大如盘,色如银”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与友人感慨万千,从自然景象中获得内心的超脱与宁静,并反思自身,感悟到真性。文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作者的哲思,使之在写景记事的同时,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内涵。整个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舒元舆

舒元舆

唐婺州东阳人。宪宗元和八年进士。文宗大和初拜监察御史,再迁刑部员外郎。自负奇才,锐于进取。五年,献文阙下,为宰相李宗闵所抑,改著作郎,分司东都。与李训善,训为文宗宠遇,召为尚书郎,后为同平章事。甘露之变,宦官仇士良率兵诛宰相王涯、李训等,元舆亦为左军族诛。有《牡丹赋》,时称其工。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