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曾子固书
某启:久以疾病不为问,岂胜向往。前书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故语及之。连得书,疑某所谓经者佛经也,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中国圣人之经?子固读吾书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也。
然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
扬雄④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然于《墨》、《晏》、《邹》、《庄》、《申》、《韩》,亦何所不读。彼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子固视吾所知,为尚可以异学乱之者乎?非知我也。方今乱俗不在于佛,乃在于学士大夫沉没利欲,以言相尚,不知自治而已。子固以为如何?
苦寒,比日侍奉万福,自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向往:思慕。
- 子固:曾巩的字。
- 《难经》:(nán jīng)中医理论著作。
翻译
我陈述:长久以来因为疾病没有问候,怎能不胜过思慕之情。之前的信中怀疑你在研读经典方面可能没有闲暇时间,所以提到这一点。接连收到你的信,你怀疑我所说的经是佛经,还教导我说佛经会扰乱世俗。我只是说读经,那又凭什么和中国圣人的经相区别呢?你每次读我的信都这样,这也是我所以怀疑你在读经方面可能没有闲暇时间的原因。 然而世人不见完整的经典已经很久了,仅仅读经,那就不足以了解经典。所以我从百家诸子的书,到《难经》、《素问》、《本草》等各类杂记,没有不读的;农夫织女,没有不询问的;这样之后对于经典才能知道其大概而没有疑惑。大概后世的学者,和先王的时代不同了;不这样,不足以完全了解圣人的缘故。 扬雄虽然是不喜欢非议圣人的书,但对于《墨子》、《晏子春秋》、《邹子》、《庄子》、《申子》、《韩非子》,又哪里有不读的呢。他获得了知识然后阅读,因为有取舍,所以异端学说不能扰乱他。正因为不能被扰乱,所以能有取舍,这只是用来阐明我的学说罢了。你看待我所了解的,还认为可以被异端学说扰乱吗?那是不了解我啊。当今扰乱世俗的不在佛经,而是在于学士大夫沉溺于利欲,以言辞互相推崇,不知道自我治理罢了。你觉得呢? 天气酷寒,近来侍奉多福,自己爱惜。
赏析
这封信中,王安石阐述了自己广泛阅读的观点,认为只读经是不够的,要博览群书,包括各种杂著,才能真正理解经典。他还以扬雄为例,说明有知识有取舍才能不被异学所乱。王安石指出当时社会的问题不在于佛教,而在于士大夫追逐利欲而不知自治。信中体现了王安石对知识追求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整体论述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表达了他独特的见解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