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 饮馔部 · 蔬食第一 · 笋
译文
注释
- 鲜:读 xiān,味道鲜美。
- 芳馥:fāng fù,芳香浓郁。
- 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 茹斋:rú zhāi,吃素。
- 荤:hūn,指葱蒜等有特殊气味的菜。
翻译
论说蔬菜食物的美味,就说清、洁、芳香浓郁、松脆罢了,但不知道它最美的地方、能处在肉食之上的就在于一个“鲜”字。《礼记》说“甘受和,白受采”,鲜就是甘所从出的。这种供奉,只有山僧和老农亲自整治园圃才能拥有,城市里向卖菜的人求生活的人不能享有。然而其他蔬菜食物,不论城市山林,凡是住宅旁有园圃的,随时采摘随时烹制,也能时常有其中的乐趣。至于笋这种东西,就一定适宜在山林,城市所产的就算很芳香鲜美,终究是笋的次要含义。这是蔬菜食物中的第一品啊,肥羊嫩猪哪里能够和它相比!只要把笋和肉一起烹制,放在一个簋里,人只吃笋而丢弃肉,那么肉就是鱼而笋就是熊掌就可以知道了。从市场上购买的尚且这样,何况是山里刚挖掘出来的呢? 吃笋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能全部记录,请求用两句话概括,说:“素的适合用白开水煮,荤的用肥猪肉。”吃素的人吃笋,如果用其他东西搭配它、用香油调和它,那么陈腐味道会夺取笋的鲜美而笋的真正趣味就没有了。用白水煮等到煮熟,稍微加些酱油,向来最美的东西都有利于单独烹制,这就是例子。用它搭配荤菜,那么牛羊鸡鸭等都不合适,只适宜搭配猪,又唯独适宜搭配肥的。肥不是要它油腻,肉肥的能有甜味,甜味进入笋中,就看不到它的甜,只觉得它的鲜美至极。烹制好了之后,肥肉应当全部去除,即使是汁水也不应多存,留存一半再加上清汤,调和用的东西只有醋和酒:这就是烹制荤笋的大概情况。 笋这种东西,不止单独烹制或搭配使用都各有其美,凡是食物中不论荤素都应当用它做调和。菜中的笋和药中的甘草同样是必需的东西,有它那么各种味道都变得鲜美,但不应当用它的渣滓,而要用它的精华。会烹饪的厨师,凡是有焯笋的汤全都保留不丢弃,每次做一道菜一定用它来调和,吃的人只知道其他东西的鲜美,却不知道有让它们变得鲜美的在其中。 《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各种食物,对人有益的不一定美味可口,可口的不一定对人有益,寻求能两全其美的,没有超过这个的。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不知道能医治俗气的也能医治消瘦,只是有已经长成的竹子、还没长成的竹子的分别罢了。
赏析
这段文字围绕笋的美味、食用方法及独特地位展开。先强调笋之鲜美在“鲜”字,且这种鲜是山林所产最佳。接着详细阐述吃笋的素荤不同做法,突出其宜单独或搭配皆美的特点,还指出笋在烹饪中可调和诸味。最后引用苏东坡的话,增添了文化韵味。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将笋的美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对笋的钟爱与对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

李渔
李渔的其他作品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五微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灰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五删 》 —— [ 清 ] 李渔
- 《 歌台联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一真 》 —— [ 清 ] 李渔
- 《 芙蕖 》 —— [ 清 ] 李渔
- 《 新安孙莲叔观旭楼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六鱼 》 —— [ 清 ] 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