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一真
莲对菊,凤对麟。浊富对清贫。渔庄对佛舍,松盖对花茵。萝月叟,葛天民。国宝对家珍。草迎金埒马,花醉玉楼人。巢燕三春尝唤友,塞鸿八月始来宾。古往今来,谁见泰山曾作砺;天长地久,人传沧海几扬尘。
兄对弟,吏对民。父子对君臣。勾丁对甫甲,赴卯对同寅。折桂客,簪花人。四皓对三仁。王乔云外舄,郭泰雨中巾。人交好友来三益,士有贤妻备五伦。文教南宣,武帝平蛮开百越;义旗西指,韩侯扶汉卷三秦。
申对午,侃对訚。阿魏对茵陈。楚兰对湘芷,碧柳对青筠。花馥馥,草蓁蓁。粉颈对朱唇。曹公奸似鬼,尧帝智如神。南阮才郎羞北富,东邻丑女效西颦。色艳北堂,草号忘忧忧甚事;香浓南国,花名含笑笑何人。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释
萝月:萝藤间的月色。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秋桂遗风,春萝罢月。”唐李白《赠王判官》诗:“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葛天民:晋陶潜《五柳先生传》:“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葛天氏,传说为远古帝号。古人认为是理想中的自然、淳朴之世。金埒:清王武有马癖,编钱为金埒。尝乘马不渡水,曰:“是必惜锦障泥。”去之,马乃渡水。作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砺,磨刀石。扬尘:犹言沧海桑田。
奸似鬼:三国时曹操奸伪,人称奸鬼。南阮:晋代洛阳阮氏,处北者富,处南者贫而多才。 效西颦:古越国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皱眉,东村丑女东施以为美,亦捧心效其颦,而丑态益增。忘忧:萱草也名忘忧草。含笑:花名。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李渔:清代戏曲家、文学家。
- 莲:荷花。
- 菊:菊花。
- 凤:凤凰。
- 麟:麒麟,象征吉祥。
- 浊富:财富多但品质不佳。
- 清贫:贫穷但品德高尚。
- 渔庄:渔民的住所。
- 佛舍:寺庙。
- 萝月叟:月下采萝的老人。
- 葛天民:传说中的古代淳朴百姓。
- 国宝:国家的珍稀物品。
- 家珍:家庭里的宝贵物品。
- 金埒马:赛马场上的骏马。
- 玉楼人:住在华丽楼阁中的女子。
- 巢燕:筑巢的燕子。
- 塞鸿:北方的鸿雁。
- 砺:磨刀石,比喻磨砺意志。
- 沧海扬尘:形容时间久远。
- 兄:哥哥。
- 弟:弟弟。
- 吏:官吏。
- 民:百姓。
- 勾丁:古代征税的一种方式。
- 甫甲:指男子二十岁成年。
- 赴卯:古人聚会以卯时(早晨5-7点)为准。
- 同寅:同事。
- 折桂客:科举考试得中的人。
- 簪花人:古代女子出嫁时插戴鲜花的。
- 四皓:汉代隐士,四位白发老者。
- 三仁:指古代三位有德行的人。
- 王乔:仙人,传说常乘赤舄飞行。
- 舄(xì):古代的一种木底鞋。
- 郭泰:东汉名士,常戴雨帽。
- 三益:指有益的朋友。
- 五伦:封建社会中的五种人际关系。
- 文教南宣:南方地区的文化教育繁荣。
- 百越:古代南方多个民族的统称。
- 义旗西指:正义之师向西进发。
- 韩侯:指汉代韩信,曾大败项羽。
- 三秦:指关中地区,秦朝故地。
翻译
莲花配菊花,凤凰与麒麟相对应。污浊的富有与清贫相对,渔夫的住所和佛寺并列,松树的树冠和花朵的垫子相映成趣。月下采萝的老者,还有那淳朴的百姓,都是国宝和家传之宝。草地上骏马驰骋,花香引得女子沉醉。春天的燕子常呼唤同伴,秋天的鸿雁才开始南归。自古至今,谁能看见泰山被当作磨刀石;岁月长久,人们传说大海曾经扬起尘土。
兄弟之间,官员对民众,父子和君臣是不同的角色。赋税的征收方式,和朋友的聚会,各有其意。年轻的科举及第者,和出嫁时簪花的女子,都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像王乔那样的仙人,乘坐云中的木屐,郭泰则常戴雨帽。有良友的人能获益,有贤妻的士人具备五种美德。南方的文化教育兴盛,武帝平定蛮荒之地;正义的旗帜指向西方,韩侯助汉王扫荡了三秦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对韵诗,通过各种事物和人物的对比,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理。诗人以莲花和菊花的对立,寓言人生的清浊两极;渔庄与佛舍的对照,表达了世俗与宗教的并存。对句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和道德品质的赞美。如“南阮才郎羞北富”讽刺了炫耀财富的行为,“人交好友来三益”强调友情的价值。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李渔深厚的文学功底。

李渔
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
李渔的其他作品
- 《 清明前一日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九青 》 —— [ 清 ] 李渔
- 《 闲情偶寄 · 饮馔部 · 蔬食第一 · 笋 》 —— [ 清 ] 李渔
- 《 新安孙莲叔观旭楼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一东 》 —— [ 清 ] 李渔
- 《 庐山绝顶联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五歌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十一尤 》 —— [ 清 ] 李渔
相关推荐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二箫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二文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一先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四豪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九青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十二侵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灰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八庚 》 —— [ 清 ] 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