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

· 李渔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 荒垄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
  • 乱世:混乱不安定的时代。
  • 艳阳天:阳光明媚的日子。
  • 寒食:寒(hán)食节,在夏历冬至后 105 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 烽:烽火。
  • 驿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

翻译

正处在流离混乱的时代,不要说什么阳光明媚的日子。土地寒冷很容易就到了寒食节,烽火频繁很难做到禁烟火。战场上的花朵好似鲜血,驿路上的柳枝就像是鞭子。荒坟与关山相互阻隔,凭借谁来寄送祭祀用的纸钱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乱世的景象和人们的悲苦。诗人以“正当离乱世”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悲剧基调。“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通过对寒食节和烽火的描述,突出了时代的艰难。“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的描写富有象征意义,将花与血、柳与鞭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凄凉和悲壮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战死者的思念以及在乱世中祭扫无法正常进行的无奈。整首诗简洁而深刻地刻画了乱世的残酷和人们的痛苦。

李渔

李渔

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