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 上卷 · 八齐
鸾对凤,犬对鸡。塞北对关西。长生对益智,老幼对旄倪。颁竹策,剪桐圭。剥枣对蒸梨。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鹩权借一枝栖。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于陵仲子,辟(纑)织履赖贤妻。
鸣对吠,泛对栖。燕语对莺啼。珊瑚对玛瑙,琥珀对玻璃。绛县老,伯州犁。测蠡对燃犀。榆槐堪作荫,桃李自成蹊。投巫救女西门豹,赁浣逢妻百里奚。阙里门墙,陋巷规模原不陋;隋堤基址,迷楼踪迹亦全迷。
越对赵,楚对齐。柳岸对桃蹊。纱窗对绣户,画阁对香闺。修月斧,上天梯。螮蝀对虹霓。行乐游春圃,工谀病夏畦。李广不封空射虎,魏明得立为存麑。按辔徐行,细柳功成劳主敬;闻声稍卧,临泾名震止儿啼。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旄倪:老人和小孩。旄,通“耄”,mào,年老。倪,小儿。
- 竹策:竹制的策书。
- 桐圭:《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把桐叶削成圭形来封侯,后遂称帝王封拜为“桐圭”。
- 柔荑:植物初生的叶芽,旧时多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荑,tí。
- 辟(纑):绩麻和练麻。“纑”,lú。
- 绛县老:即绛县老人。《左传》记载,晋国绛县一位老人,虽七十三岁,能把天文知识讲得很清楚。
- 伯州犁:春秋时晋国大夫,伯宗之子。
- 蠡:lí,瓢。
- 燃犀:《晋书·温峤传》记载,温峤路过牛渚矶,人们说水下有怪物,温峤就点燃犀牛角照亮,看见许多奇形怪状的水族。
- 麑:ní,幼鹿。
翻译
鸾鸟对应凤凰,狗对应鸡。塞北对应关西。长生草对应益智草,老人小孩对应老人孩子。颁布竹制策书,剪削桐叶作圭形。剥枣子对应蒸梨子。柔软的腰肢如同柔弱的柳树,娇嫩的手好似柔软的叶芽。狡猾的兔子能够打穿三个洞穴隐藏,鹪鹩暂时借一根树枝栖息。甪里先生,拄着拐杖垂着衣带扶持年少的君主;于陵仲子,依靠贤妻绩麻织鞋过活。
鸟鸣对应狗叫,漂浮对应栖息。燕子的话语对应黄莺的啼叫。珊瑚对应玛瑙,琥珀对应玻璃。绛县老人,伯州犁。用瓢来测量对应点燃犀牛角照亮。榆树槐树可以作为树荫,桃树李树自然形成小路。西门豹投送巫师来解救女子,百里奚雇佣洗衣妇而遇到妻子。孔子阙里的门墙,简陋的巷子规模原本不简陋;隋朝堤岸的基址,迷楼的踪迹也全部迷失了。
越国对应赵国,楚国对应齐国。柳树岸对应桃树小路。纱窗对应绣户,画阁对应香闺。修理月亮的斧头,登上天空的梯子。彩虹对应虹霓。进行游乐在春天的园圃,善于阿谀在夏天的菜圃。李广没有封侯只是空自射虎,魏明帝得以被立为是因为保存幼鹿。按着缰绳慢慢前行,细柳营的成就使君主敬重;听到声音稍作卧倒,在临泾的威名使小孩止啼。
赏析
这段《笠翁对韵》对仗工整,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对各种事物的对仗,展现了汉语言的优美和丰富的表现力。从动物、植物、自然现象到人物、历史典故等,包罗万象。如“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鹩权借一枝栖”,以生动的形象表现出两种动物不同的生存方式;“投巫救女西门豹,赁浣逢妻百里奚”等则讲述了历史故事。整体充满韵律之美和文化内涵,对学习对仗、用词和了解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李渔
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
李渔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四寒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五删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三元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六鱼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十五咸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一先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灰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三江 》 —— [ 清 ] 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