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三元
卑对长,季对昆。永巷对长门。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扬子渡,谢公墩。德重对年尊。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暾。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碑堕泪,赋招魂。报怨对怀恩。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角对黄昏。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释
扬子渡:古津渡名。在江苏江都县南。谢公墩:山名,在江苏江宁县城北。晋谢安尝居半山,后来宋王安石也尝居此。承乾、出震、叠坎、重坤:指八卦中乾、震、坎、坤四卦符号的形象特点。桃叶渡: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杏花村: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指卖酒之处。
碑堕泪:晋羊祜死后,襄阳人在岘山建碑纪念,见者莫不堕泪,故称堕泪碑。赋招魂:《楚辞》中有宋玉所作《招魂》篇,以招屈原之魂。金吐气:秦王埋金于金陵(今南京)钟山,以镇王气。故称金陵。玉生根:《搜神记》载,晋杨伯雍汲水于岭上供过客饮用,三年后有一人饮后赠石一斗,谓种之可生玉。不开门:唐刘方平《春怨》诗:“寂寞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笠翁:李渔的别号。
- 屯(zhūn):聚集,储存。
- 扬子渡:古津渡名,在江苏江都县南。
- 谢公墩:山名,在江苏江宁县城北。
- 承乾:古代宫殿名。
- 出震:八卦中的“震”卦位应东方。
- 暾(tūn):刚出的太阳。
- 兰台: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
- 碑堕泪:晋代羊祜镇守襄阳,死后百姓在岘山建碑纪念,看见碑的人往往流泪,称作堕泪碑。
- 赋招魂:《楚辞》中有《招魂》一篇。
- 陵埋金吐气:传说秦始皇陵有金玉之气。
翻译
卑微与尊长相对,弟弟(季)与兄长(昆)相对。长而狭窄的宫中小路(永巷)与长门宫相对。山中的亭子与水上的楼阁相对,旅馆与军队屯田之地相对。扬子渡口,谢公墩。品德高尚与年长相对。承乾宫与出震相对,重叠的坎卦与重叠的坤卦相对。有志之士报答君主的恩情如同犬马那样忠诚,仁爱的君王关怀老人会考察鸡和猪的情况。远处平静的水面和沙滩,有客人在桃叶渡划船;斜吹的风和细雨,什么人携带酒器在杏花村。君主与相国相对,祖父与孙子相对。夕阳与早晨的阳光相对。收藏典籍的兰台与桂殿相对,海岛与山村相对。堕泪碑,《招魂》赋。报怨与怀恩相对。秦始皇陵掩埋后有金玉之气散发,田地种植好像玉生根一样。丞相府的珠帘在白天垂下,边疆城镇的画角在黄昏吹响。半山都是枫叶,秋天过去后烟霞的美景让人可以倚靠拐杖观赏;梨花落满一地,夜里经历风雨让人都不想开门。
赏析
这段《笠翁对韵》对仗工整,内容丰富,涵盖了宫殿楼阁、自然景色、历史典故等诸多方面。其中既有自然景观如“远水平沙”“斜风细雨”,又有历史遗迹和文化象征如“扬子渡”“谢公墩”“堕泪碑”等,还有人物和情感的表达,如“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在语言上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用词生动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语言艺术的高超技巧,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李渔
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
李渔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九佳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八庚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十四盐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七虞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二冬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三江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下卷 · 十三覃 》 —— [ 清 ] 李渔
- 《 笠翁对韵 · 上卷 · 一东 》 —— [ 清 ] 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