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应制:指奉皇帝之命。
- 红楼:指富贵人家或高级妓院。
- 浪惹:轻率地引起。
- 玄都:道教中的仙境,这里可能指京城。
- 紫陌:指京城的大街。
- 天目:山名,位于今浙江省临安市。
- 捷径:近路。
- 莫放:不要让。
翻译
奉皇帝之命住在长安的富贵红楼,轻率地引起了京城大街上的忧愁。 天目山虽有山却无近路可走,不要让落花随溪流漂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长安繁华的感慨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应制住红楼”反映了诗人身处繁华却心有所感,而“浪惹玄都紫陌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繁华背后的忧愁。后两句“天目有山无捷径,落花莫放出溪流”则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珍视和对繁华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孟君复仲春来杭相聚三月馀一日必三胥会忽焉告去直叙离怀为四言一首 》 —— [ 元 ] 方回
- 《 戊戌端午 》 —— [ 元 ] 方回
- 《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 —— [ 元 ] 方回
- 《 追次郡君 》 —— [ 元 ] 方回
- 《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 》 —— [ 元 ] 方回
- 《 宾旸来饮秀山予醉小跌次韵为吴体 》 —— [ 元 ] 方回
- 《 乙巳三月十五日监察御史王东溪节宿戒方回万里饮灵隐冷泉亭赵宣慰君实赵提举子昂灵隐寺知事晦坛治具西方僧四人两提领北人放泉喷雪观猿掷果予醉先退赋诗五首记之 》 —— [ 元 ] 方回
- 《 雨馀早起五首 其二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