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捣衣声:指用木棒敲打湿衣使其干燥的声音。
-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 戍营:指边疆的军营。
- 野宿:在野外露宿。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 乌鹊:乌鸦和喜鹊,这里指鸟类。
- 逸韵:悠扬的音乐或声音。
- 枕上清:指在枕头上听到的清脆声音。
- 岁迟暮:指年末,也比喻人的晚年。
- 抚时:抚摸时间,指回忆过去。
- 壮心惊:指壮志未酬的惊觉。
翻译
秋夜中,哪家传来了捣衣的声音,让我想起了远在边疆军营的丈夫。在野外的露宿中,勇猛的军队驻扎在天的尽头,树木间,乌鸦和喜鹊在月色三更时分飞翔。心中的怨恨和思念在闺房中愈发深切,而那悠扬的砧声在枕边回响,清脆而悠远。这砧声似乎在催促着岁月的迟暮,抚摸着时间的流逝,也让我感到壮志未酬的惊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秋夜的捣衣声,勾起了对远方戍守边疆的丈夫的思念。诗中运用了“貔貅”、“乌鹊”等意象,描绘了边疆的荒凉与孤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深切挂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末句“抚时亦觉壮心惊”更是抒发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惊觉,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