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十六罗汉画像
一释迦佛起天竺,罗汉五百又十六。中华止绘十六僧,贯休十八老笔续。
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阿字义门总深入,画图岂止伐颛臾。
咄,伏虎降龙两尊者,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精妙丝毫无苟且。
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捲起短轴且饮酒,西窗万里开青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竺 (tiān zhú):古印度。
- 贯休:唐代僧人,也是著名的画家和诗人。
- 芥子须弥:佛教用语,芥子代表极小,须弥代表极大,比喻事物的相对性。
- 阿字:佛教用语,指佛教的深奥义理。
- 颛臾 (zhuān yú):古代国名,这里可能指一般的绘画作品。
- 咄 (duō):叹词,表示惊讶或斥责。
- 伏虎降龙:指佛教中的两位尊者,即伏虎罗汉和降龙罗汉。
- 苟且 (gǒu qiě):马虎,不认真。
- 劫火: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
翻译
一位释迦佛从印度兴起,有五百零十六位罗汉。在中国只画了十六位僧人,贯休以他十八岁的老练笔法继续创作。 千千万万都不再有,芥子须弥一扫而空。深入佛教的深奥义理,这幅画不仅仅是描绘颛臾国。 哎呀,伏虎降龙两位尊者,这卷画中描绘了一只像狮子一样的狗和一只仙鹤,其精妙之处丝毫不马虎。 笔墨游戏真实无比,古今劫火燃烧。卷起短轴,边饮酒边欣赏,西窗之外,万里青天展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佛教中的罗汉画像,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上的精湛技艺。诗中提到的“芥子须弥”和“阿字义门”等佛教用语,显示了作者对佛教哲理的深入探讨。同时,通过对比贯休的画作和自己的创作,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艺术造诣的自信。最后,诗中的“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则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严肃态度和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认识。整首诗既是对佛教文化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创作的自我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