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 方回
幼孤何敢事儿嬉,闻道惟惭性钝迟。 早尚虚文迷释老,晚参实学溯濂伊。 五更灯火芸千卷,两世冠裳桂一枝。 梦幻无成吾不怨,庾愁江恨鬓丝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幼孤:幼年丧父。
  • 儿嬉:玩耍。
  • 闻道:听到道理。
  • :羞愧。
  • 性钝迟:性格迟钝。
  • 虚文:空洞的文字。
  • 迷释老:迷失于佛教和老子的学说。
  • 实学:实用的学问。
  • 溯濂伊:追溯到濂溪和伊川,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程颐的学说。
  • 五更灯火:指深夜读书。
  • 芸千卷:指书籍。
  • 两世冠裳:两代人都有官职。
  • 桂一枝:指科举及第。
  • 梦幻无成:指人生如梦,无所成就。
  • 庾愁江恨:指深深的忧愁和遗憾。
  • 鬓丝丝:指白发。

翻译

幼年丧父,我怎敢贪玩,听到道理时,我总是感到羞愧,因为我的性格迟钝。早年我迷失于空洞的文字和佛教老子的学说,晚年我深入研究实用的学问,追溯到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程颐的学说。深夜里,我在灯火下苦读,书籍堆积如山,两代人都有官职,科举及第。人生如梦,无所成就,我不怨恨,只有深深的忧愁和遗憾,白发如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反思。诗中,“幼孤”、“闻道惭”等词句,透露出作者幼年丧父的悲痛和对学问的渴望与自责。通过对比“虚文”与“实学”,展现了作者学问追求的转变。最后,以“梦幻无成”、“庾愁江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未能成就的深深忧愁,而“鬓丝丝”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学问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