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楼船:古代有楼的大船,常用于军事。
- 甲:铠甲,这里指士兵。
- 钲:古代的一种铜制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用槌击之而鸣,多用于军中以指挥进退。
- 韩家军:指韩世忠的军队,韩世忠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
翻译
清晨,楼船上载着身穿铠甲的士兵,我听到了钲声,知道是哪个营的将校正在行进。这百五十年间的兴衰更迭,都是因为韩家军在临平的战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楼船、甲士和钲声,勾勒出一幅军事行动的画面,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频繁。诗中提到的“韩家军马战临平”,指的是南宋时期韩世忠将军在临平的抗金战役,这场战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记忆和对英雄事迹的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敬仰。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晚望浒墅 》 —— [ 元 ] 方回
- 《 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 》 —— [ 元 ] 方回
- 《 三月二十九夜二更杭火焚花巷寿安坊至四月一日寅卯止 》 —— [ 元 ] 方回
- 《 除夕前大雨雪立春已八日 》 —— [ 元 ] 方回
- 《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 —— [ 元 ] 方回
- 《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 —— [ 元 ] 方回
- 《 题苦竹港寓壁 》 —— [ 元 ] 方回
- 《 九日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