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陪杨明府饮次前韵

· 方回
阒其禅老居西堂,岂有门人拈瓣香。 葛巾漉酒笑元亮,石室紬书输子长。 勿嫌临邛家四壁,犹堪樊川月一箱。 寄书麒麟阁上客,我自蓑衣君金章。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阒(qù)其禅老:指寂静的禅师。
  • 拈(niān)瓣香:拈起一瓣香,表示敬意。
  • 葛巾漉(lù)酒:用葛布制成的头巾过滤酒,形容简朴的生活。
  • 元亮:指陶渊明,字元亮。
  • 石室紬(chōu)书:在石室中整理书籍。
  • 子长:司马迁的字。
  • 临邛(qióng)家四壁:形容家境贫寒,只有四面墙壁。
  • 樊川月一箱:指在樊川赏月,一箱可能指装载赏月用品的箱子。
  • 麒麟阁:古代收藏珍贵图书的地方。
  • 金章:指官印,代指官职。

翻译

寂静的禅师在西堂居住,没有弟子前来敬香。 我像陶渊明一样用葛巾过滤酒,而司马迁在石室中整理书籍,我自愧不如。 不要嫌弃我像临邛的司马相如一样家徒四壁,我还能像杜牧在樊川赏月一样,拥有一箱的雅致。 给麒麟阁上的贵客寄去书信,我自穿着蓑衣,而你却佩戴着官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禅师的孤寂与自己的简朴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清贫自守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诗中“葛巾漉酒”与“石室紬书”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司马迁等文化巨匠的敬仰。末句“我自蓑衣君金章”则巧妙地以服饰象征身份,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淡然态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