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十日汉臣置酒次日有诗次韵

· 方回
槁梧策策晚风秋,始觉天边雨意休。 扫尽阴霾供一醉,豁开空阔慰双眸。 青铜未至无王老,红袖何嫌有莫愁。 我亦放颠插残菊,不羞衰老雪盈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槁梧(gǎo wú):枯萎的梧桐树。
  • 策策: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 阴霾(yīn mái):天气阴沉,有雾霾。
  • 豁开:开阔,敞亮。
  • 青铜:指铜镜,这里可能指照镜。
  • 王老:指王戎,晋代人,因年老而不再照镜。
  • 红袖:指女子。
  • 莫愁:古代美女名,这里泛指美女。
  • 放颠:放纵,不拘小节。
  • 衰老:年老。
  • 雪盈头:头发如雪般白。

翻译

枯萎的梧桐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秋意渐浓,我才意识到天边的雨意已经停歇。 扫尽了阴霾,只为一醉方休,眼前的空阔景象慰藉了我的双眼。 即使还未到用青铜镜照见老态的年纪,美丽的女子又何必嫌弃有莫愁相伴。 我也放纵自己,插上残败的菊花,不因衰老和满头白发而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象,通过枯萎的梧桐和晚风的声音,传达出秋天的萧瑟感。诗中“扫尽阴霾供一醉,豁开空阔慰双眸”表达了诗人对于阴霾散去、天空开阔的喜悦,以及对于自由放纵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我亦放颠插残菊,不羞衰老雪盈头”则展现了诗人不拘小节、不畏衰老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