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华招隐

· 方凤
轩后悲苍剑,神娥下玉霄。 攀髯初失梦,遗蜕尚凌歊。 碧堕升棺影,青分产柱苗。 山精依鹿竹,天雨湿鸡翘。 有约成孤愤,无人重久要。 豢龙因姓氏,使鹤误轩轺。 冉冉将终老,冥冥不可招。 无书寄青雀,有恨在中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轩后:指黄帝轩辕氏。
  • 苍剑:指黄帝的剑,象征权力。
  • 神娥:神话中的仙女。
  • 玉霄:天上的宫殿。
  • 攀髯:指攀附黄帝的胡须,意指追随黄帝。
  • 遗蜕:指仙人留下的遗迹或遗物。
  • 凌歊:高耸的样子。
  • 山精:山中的精灵。
  • 鸡翘:鸡的羽毛,这里指代鸡。
  • 孤愤:孤独和愤慨。
  • 久要:长久的约定。
  • 豢龙:养龙,这里指隐居山林的高人。
  • 轩轺: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 青雀:指传递消息的使者。
  • 中条:山名,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地。

翻译

黄帝轩辕氏悲叹他的苍剑,神娥从天宫降临。 攀附黄帝的胡须,最初的梦想已失,留下的遗迹依然高耸。 碧绿的影子仿佛升起的棺木,青翠的植物分布在山柱的苗上。 山中的精灵依附在鹿竹上,天雨打湿了鸡的羽毛。 有约在心中成为孤独的愤慨,无人重视长久的约定。 养龙的人因姓氏而得名,使鹤误以为轻便马车是归宿。 渐渐地将要终老,深邃的幽冥之地不可招唤。 没有书信传递给青雀,只有恨意留在了中条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黄帝与神娥的神话故事,以及山中隐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自然景象,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隐逸世界。通过对黄帝、神娥、山精等形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高洁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元代诗人方凤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情。

方凤

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