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皋羽子善游宝掌山

· 方凤
宝掌一山何胜绝,老龙千载事已别。 巉岩怪石峭森列,矫首三洞蹇奇崛。 不知何年风雷烈,凿开混沌此瞥裂。 高洞攀缘与天接,栖鹘所巢势嵽嵲。 隙泉漏滴清且澈,薜萝为衣俨陈设。 中之洞兮巧融结,四达坦明如我闼。 低山一洞尤寒泬,铿然谷应合音节。 共爱孤蝉远林咽,又疑帝子笙歌彻。 乘风便觉神飞越,落景徘徊就僧榻。 好向天风更搜抉,相期夜半踏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皋羽子: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宝掌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巉岩:险峻的山岩。巉(chán)。
  • 峭森列:形容山岩陡峭,排列有序。
  • 矫首:抬头。
  • 三洞:指山中的三个洞穴。
  • 蹇奇崛:形容山势崎岖不平。蹇(jiǎn)。
  • 风雷烈:形容风雷的猛烈。
  • 混沌:原指天地未分前的模糊状态,这里指未被开凿的自然状态。
  • 瞥裂:突然裂开。
  • 栖鹘:栖息的鹰。鹘(hú)。
  • 嵽嵲:山高峻的样子。嵽(dié)嵲(niè)。
  • 隙泉:从岩石缝隙中流出的泉水。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山中的自然景致。薜(bì)萝。
  • :门。
  • 寒泬:寒冷而清澈。泬(xuè)。
  • 铿然: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落景:夕阳。
  • 搜抉:探索、寻找。

翻译

与皋羽子一同游览宝掌山,这山景何其壮丽,老龙般的山脉已有千年历史。险峻的山岩陡峭而有序,抬头望去,三个奇特的洞穴引人注目。不知是哪年的风雷猛烈,将这混沌之地突然劈开。攀登至高洞,仿佛与天相连,那里是鹰巢所在,山势高峻。岩石缝隙中的泉水清澈见底,薜萝植物如同自然的装饰。中间的洞穴巧妙地融结,四通八达,宛如我的家门。低处的洞穴尤其寒冷清澈,谷中回声铿锵,仿佛音乐合奏。我们喜爱那孤蝉在远林中的鸣叫,又像是天上的笙歌。乘着风,感觉灵魂飞越,夕阳下,我与僧人共享僧榻。好想在天风中更深入地探索,相约夜半踏月而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同游宝掌山的壮丽景色,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中的奇异洞穴和高峻山岩。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夸张手法,如“风雷烈”、“混沌瞥裂”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同时,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探索未知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

方凤

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