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 方回
忽明诗眼一萤飞,夜读楼头暑暂微。 多醉少醒忘世故,易消难长察天机。 郭中令考书廛隐,公冶长篇过古稀。 正尔山林可投老,果何所恋不思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忽明诗眼:忽然间诗思如泉涌。
  • 一萤飞:一只萤火虫飞过。
  • 暑暂微:暑气暂时减轻。
  • 多醉少醒:常常醉酒,很少清醒。
  • 忘世故:忘记了世俗的纷扰。
  • 易消难长:容易消逝,难以长久。
  • 察天机:洞察天命或自然规律。
  • 郭中令考书廛隐:指在城中隐居,专心研究书籍。
  • 公冶长篇过古稀:公冶长,人名,过古稀指超过七十岁,这里可能指公冶长长寿且学识渊博。
  • 正尔山林可投老:正是可以在山林中安度晚年的好时机。
  • 果何所恋不思归:究竟有什么值得留恋,以至于不想回去。

翻译

忽然间,诗思如泉涌,一只萤火虫飞过,夜晚读书楼头,暑气暂时减轻。常常醉酒,很少清醒,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容易消逝,难以长久,洞察天命或自然规律。在城中隐居,专心研究书籍,公冶长学识渊博,已过七十岁。正是可以在山林中安度晚年的好时机,究竟有什么值得留恋,以至于不想回去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通过“忽明诗眼”和“一萤飞”等意象,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灵感迸发的夜晚。后句中的“多醉少醒”和“忘世故”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则强烈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渴望和对尘世的无恋,体现了作者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理想。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