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横海曾朝议

父子眉山多一苏,衣冠盛事再堪图。 岫云懒出官情薄,霖雨未成舆望孤。 横海仅存遗藁在,临川有此老师无。 瓣香久欠南丰敬,东望灵车天一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眉山:地名,在今四川省眉山市,苏轼的故乡。
  •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也用来代指士大夫、官绅。
  • 盛事:值得称道、于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 岫云:山间的云雾,比喻隐居或隐居者。
  • 官情:做官的心情或愿望。
  • 霖雨:连绵大雨,比喻恩泽。
  • 舆望:众望,民心所向。
  • 遗藁:遗留下来的文稿或著作。
  • 临川:地名,在今江西省抚州市,王安石的故乡。
  • 老师:对年辈尊的学者的称呼。
  • 瓣香:佛教用语,指香炷,比喻虔诚的心意。
  • 南丰:地名,在今江西省南丰县,曾巩的故乡。
  • 灵车:运载灵柩的车子。
  • 天一隅:天的一角,指遥远的地方。

翻译

父子两人如同眉山的苏轼,再次展现了士大夫的盛事。 山间的云雾懒散地飘出,显示出对官场的淡薄情感;连绵的大雨未能形成,民众的期望落空。 横海留下的遗稿尚存,而临川却再也没有这样的老师了。 我长久以来缺少对南丰的敬意,只能向东望着灵车,在天的一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父子两代人的境遇,表达了对逝去老师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眉山”、“衣冠”等词语,既体现了对苏轼家族的敬仰,也暗含了对士大夫文化的推崇。后句通过对“岫云”、“霖雨”的描绘,抒发了对官场淡泊和对民众期望落空的无奈。结尾处对“南丰”和“灵车”的提及,更是深化了对逝去老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远方和过去的无限追思。

王义山

元富州丰城人,字元高,号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进士。知新喻县,迁永州司户。入元,提举江西学事。著有《稼村类稿》。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