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参政张献子

曾侍龙楼晓色催,真仙那肯下蓬莱。 离方共睹重光日,震位欣闻长子雷。 奉使祇应天上去,运筹暂作幄中来。 老夫羞把诗怀袖,只为明公是秀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参政:古代官职,参与政事。
  • 张献子: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龙楼:指皇宫。
  • 真仙:指神仙。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
  • 离方:指南方,古代八卦中离代表南方。
  • 重光日:指太阳再次升起,比喻政治清明或国家复兴。
  • 震位:指东方,古代八卦中震代表东方。
  • 长子雷:比喻东方有重要的好消息或事件。
  • 奉使:奉命出使。
  • 祇应(qí yìng):指神灵应验。
  • 运筹:策划,谋划。
  • 幄中:帐篷中,比喻在朝廷中。
  • 明公:对有学问或有地位的人的尊称。
  • 秀才: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翻译

曾经在皇宫的黎明时分侍奉,真仙怎会从蓬莱仙境下凡。 在南方共同见证了政治清明的日子,东方欣喜地听闻了重要的好消息。 奉命出使仿佛是去往天上,暂时在朝廷中运筹帷幄。 我这老夫羞于将诗作藏于袖中,只因为明公您是有学问的秀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张献子参政的敬仰和赞美。诗中通过“龙楼晓色”、“真仙下蓬莱”等意象,描绘了张献子的高贵与非凡。后两句以“重光日”和“长子雷”比喻政治清明和重要消息,展现了张献子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结尾处,诗人自谦地表达了对张献子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学问和人才的尊重。

王义山

元富州丰城人,字元高,号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进士。知新喻县,迁永州司户。入元,提举江西学事。著有《稼村类稿》。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