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教授

偏是书生赋分悭,生平受用只儒酸。 非无热处可炙手,禁得寒时做冷官。 乃父向年已科目,好儿今日又衣冠。 期颐上寿古来少,归去关山雾雨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分悭(fù fēn qiān):指命运吝啬,给予的才华或机遇不多。
  • 儒酸:指贫穷的读书人。
  • 炙手:比喻权势显赫,可以轻易得到好处。
  • 冷官:指职位低微、俸禄微薄的官职。
  • 科目:指通过科举考试。
  • 衣冠:指有官职或社会地位的人。
  • 期颐(qī yí):指百岁,古代认为百岁是长寿的象征。

翻译

偏偏是书生命运吝啬,一生所受用的只有贫穷的读书生活。 并非没有热处可以轻易得到好处,但禁得住寒冷时做个低微的官。 他的父亲往年已经通过科举考试,现在他的儿子也有了官职。 百岁上寿自古以来就少见,回去的路上关山雾雨弥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李教授一生的感慨和对其去世的哀悼。诗中,“偏是书生赋分悭”一句,既是对李教授命运的同情,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书生的普遍看法。后文通过对“儒酸”、“冷官”等词语的运用,进一步描绘了李教授清贫而坚守的学者形象。结尾的“期颐上寿古来少,归去关山雾雨漫”则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长寿的祝愿,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悠远的意境。

王义山

元富州丰城人,字元高,号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进士。知新喻县,迁永州司户。入元,提举江西学事。著有《稼村类稿》。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