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

· 方回
世多汉水昭王事,谁辨乌江亭长心。 君知此处真堪托,天下无波可得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水昭王事:指汉代昭王在汉水边上被楚国所杀的历史事件。
  • 乌江亭长心:乌江亭长指项羽在乌江自刎前,亭长劝他渡江东山再起,但项羽拒绝了。这里指的是亭长的心思或动机。
  • 君知此处真堪托:意指你知道这个地方(或这个人)真的值得信赖或托付。
  • 天下无波可得深:比喻世界平静无事时,人们往往难以看清事物的深层次。

翻译

世界上有许多像汉水边上昭王那样的事迹,但谁能真正理解乌江亭长的心思呢? 你知道这个地方(或这个人)真的值得信赖,因为在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人们很难看到事物的深层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事件,探讨了信任与理解的深度。首句提及汉水昭王事和乌江亭长心,暗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心的难测。后两句则强调了在平静无波的环境中,真正的信任和深层次的理解是多么难得。诗人通过这些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心深处的洞察和对真正信任的珍视。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