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 方回
士本不畏贫,所畏迫老境。 百忧无一乐,可醉不可醒。 寒风颇欲霜,缝补阙袍领。 酒胆一何大,和陶效坡颍。 诗成间亦佳,未忍一炬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逼近,临近。
  • :缺少。
  • 袍领:衣服的领子。
  • 和陶:模仿陶渊明的风格。
  • 坡颍: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和黄庭坚(号颍滨遗老),两位宋代文学家。
  • 一炬炳:一把火烧掉,比喻轻易毁掉。

翻译

士人原本不畏惧贫穷,他所畏惧的是年老的境遇。 百般忧愁中找不到一丝快乐,可以醉却不能清醒。 寒风似乎预示着霜降,我缝补着缺少领子的袍子。 我的酒胆何其大,模仿陶渊明和苏轼、黄庭坚的风格。 写成的诗偶尔也很好,不忍心轻易毁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境的忧虑和对贫穷的无奈。诗中,“百忧无一乐,可醉不可醒”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逃避现实的渴望。通过“寒风颇欲霜,缝补阙袍领”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最后,诗人以模仿陶渊明和苏轼、黄庭坚的诗风自勉,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