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注释
- 甫冠(fǔ guàn):刚刚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 中兴:指国家由衰转盛。
- 浩穰(hào ráng):形容事物众多、繁荣。
- 乾淳:指天干地支中的乾卦和淳卦,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状态或时期。
- 小康:指社会经济相对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安定。
- 扰攘(rǎo rǎng):混乱不安。
- 按堵:安居,指人民生活安定。
- 上庠(shàng xiáng):古代的学校。
- 草茅:指在野未仕的人。
- 天街:京城的大街。
- 剧燕赵:形容侠士的豪迈。
- 姬姜:古代美女的代称。
- 丝簧:指音乐。
- 奚啻(xī chì):何止。
- 缥缈:形容隐约、模糊。
- 僧夏:指僧人的夏季,这里可能指清凉之地。
- 赀(zī):财物。
- 鹓鹭行(yuān lù háng):比喻朝官的行列。
- 邸报:古代官方的新闻报纸。
- 殛(jí):杀死。
- 礼闱: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刍言:谦辞,指自己的言论。
- 监彼狂:监督那些狂妄的行为。
- 披猖:猖狂。
- 虱臣:谦辞,指自己。
- 逋诛(bū zhū):逃避惩罚。
- 木绵庵:地名,具体不详。
- 赵韩王:指历史上的赵、韩两国的君主。
- 集贤堂:古代的学术机构。
- 陆士衡:人名,具体不详。
翻译
回忆起我刚刚成年时,背着书去钱塘。那时国家已经中兴了一百二十年,行都繁荣昌盛。虽然不及乾淳时期,但也可以说是小康。巴蜀地区惊恐于破碎,淮襄地区则传来了混乱不安的消息。京城作为心脏地带,人民生活依旧安定。当时数万名士人,云集于上庠学习。我这个在野的人,也拭目以待国家的光辉。
出门时不认识路,京城的大街多么长啊。侠士们豪迈如燕赵,佳人们美丽如姬姜。五更时分夜里的灯火,万楼中春天的音乐。吴地的米白如雪,何止千仓。湖山间隐约可见,画船上娇艳的红妆。六桥边的杨柳岸,荷花与云水构成的乡。四季无不合适,尤其是僧人的夏季清凉。
我这个小儒因为贫穷,只能冷眼旁观豪强。托身于朝士的馆舍,偷偷观察朝官的行列。台评或许不正确,庙论也有不完善之处。我们一同阅读邸报,心中的愤懑填满胸膛。侥幸江汉地区平静,奸凶被杀于炎荒之地。礼闱中采纳了我的言论,我终于得以在名场中伸展。
岂料边功相互影响,却不曾监督那些狂妄的行为。骄淫无比,虐毒更加猖狂。从未听说古代的天子,会买田自置庄园。群小依附于鬼蜮,国家的命脉内部已被破坏。我这个虱臣颇有胆量,四次被言官弹劾。最后得到拜疏,逃避惩罚逃到了维扬。万古的木绵庵,不愧对赵韩王。草茂盛于复古殿,雨淋湿了集贤堂。青史中谁可以评价,想到这些我的心神伤。怎能再有陆士衡,与我一同作辨亡。
赏析
这首作品是元代诗人方回的回忆之作,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诗中,方回以自己的视角,描绘了从青年时期到中年的生活轨迹,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他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方回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