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来将军括苍送行诗卷
将军从元戎,六年守襄阳。
大小百馀战,裂衣裹金疮。
相逢说往事,须髯犹奋张。
岁晚不得志,巡逻分穷乡。
穷乡民不多,诗书间耕桑。
古不识兵火,承平异边方。
一朝六鳌抃,罅隙疏堤防。
有盗黠如鼠,有吏贪如狼。
将军手拊摩,不忍斧斫伤。
一语对曲直,冷泉解沸汤。
去著来时袍,萧然无装囊。
但有送行诗,至今犹珍藏。
壮士困资格,逆旅悭赍粮。
况又颇抱病,新添满颐霜。
万人为翰墨,无一曹思王。
万人握干殳,无一关云长。
幸而一有之,时论纷臧仓。
恨不酾斗酒,与公歌慨慷。
将军未五十,意气摩穹苍。
春鸿定决起,天骥终高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戎:主帅,主将。
- 裂衣裹金疮:撕裂衣服来包扎伤口。
- 须髯:胡须。
- 奋张:振奋,张开。
- 巡逻:巡查警戒。
- 分穷乡:分配到偏远的乡村。
- 兵火:战争。
- 六鳌抃:比喻巨大的变动或灾难。
- 罅隙:裂缝,缝隙。
- 疏堤防:疏忽了堤防,比喻放松了警惕。
- 黠如鼠:狡猾如鼠。
- 贪如狼:贪婪如狼。
- 拊摩:抚摸。
- 斧斫伤:用斧头砍伤。
- 曲直:是非。
- 冷泉解沸汤:比喻用冷静的态度解决问题。
- 萧然:空寂,萧条。
- 装囊:行囊,行李。
- 悭赍粮:吝啬地携带粮食。
- 满颐霜:满脸白发。
- 翰墨:文墨,指文人。
- 干殳:古代兵器,这里指武士。
- 曹思王:指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关云长:关羽,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
- 臧仓:古代贤人,这里指有识之士。
- 酾斗酒:斟酒。
- 歌慨慷:慷慨激昂地歌唱。
- 意气摩穹苍:意气风发,志向高远。
- 春鸿:春天的鸿雁,比喻有志之士。
- 决起:决心奋起。
- 天骥:天马,比喻英才。
- 高骧:高飞。
翻译
将军跟随主将,六年守卫襄阳。经历了大大小小百余场战斗,撕裂衣服来包扎伤口。相遇时谈论往事,胡须依然振奋张开。晚年不得志,被分配到偏远的乡村巡查警戒。这些乡村人口不多,人们以耕种和养蚕为生,古代这里不识战争,与边疆地区不同,一直和平。但一旦发生巨大变动,就会因疏忽堤防而出现裂缝。这里有狡猾如鼠的盗贼,有贪婪如狼的官吏。将军用手抚摸,不忍心用斧头伤害他们。一句话就能分辨是非,用冷静的态度解决问题。离开时穿着来时的袍子,空寂无物。只有送行的诗,至今仍被珍藏。壮士因资格受困,旅途中吝啬地携带粮食。何况还颇有些病,新添了满脸的白发。万人中虽有文人,却没有像曹操那样的政治家;万人中虽有武士,却没有像关羽那样的武将。幸好还有一位,时论中被视为有识之士。遗憾的是不能斟酒,与将军慷慨激昂地歌唱。将军还未到五十岁,意气风发,志向高远。春天的鸿雁决心奋起,天马终将高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将军的生平事迹和志向。诗中,将军的形象被塑造得英勇而悲壮,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生活中却遭遇不得志和贫困。诗人通过对比将军的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和对时局的不满。诗的结尾,诗人以春天的鸿雁和天马比喻将军,预示他终将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将军的深厚情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