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草
野火燎荒原,霜雪日皓皓。
牛羊无可噍,众绿就枯槁。
天地心不泯,根芽蛰深杳。
春风一披拂,颜色还媚好。
如何被兵地,黎庶不自保。
高门先破碎,大屋例倾倒。
间或遇茅舍,呻吟遗稚老。
常恐马蹄响,无罪被擒讨。
逃奔深谷中,又惧虎狼咬。
一朝稍苏息,追胥复纷扰。
微言告者谁,劝我宿须早。
人生值艰难,不如路傍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燎 (liáo):烧。
- 皓皓 (hào hào):明亮洁白的样子。
- 噍 (jiào):咀嚼。
- 枯槁 (kū gǎo):干枯,枯萎。
- 泯 (mǐn):消失,灭亡。
- 蛰 (zhé):隐藏,潜伏。
- 披拂 (pī fú):吹拂。
- 媚好 (mèi hǎo):美好,可爱。
- 被兵 (bèi bīng):遭受战乱。
- 黎庶 (lí shù):百姓。
- 追胥 (zhuī xū):追捕。
- 微言 (wēi yán):微妙的言辞。
- 宿 (sù):早,预先。
翻译
野火在荒原上燃烧,霜雪在阳光下闪耀。牛羊没有食物可以咀嚼,众多的绿色植物都已枯萎。天地的生命力并未消失,它们的根芽深藏在幽暗之中。春风一吹拂,它们的颜色又变得美好可爱。
为何在这遭受战乱的土地上,百姓无法自保。高大的门先破碎,大屋也例行倒塌。偶尔遇到茅草屋,里面传来老人和孩子的呻吟声。常常担心马蹄声,无辜的人被捕讨。逃到深谷中,又害怕被虎狼咬伤。一旦稍微恢复,追捕又纷至沓来。谁用微妙的言辞告诉我,劝我早做准备。人生遭遇艰难,不如路旁的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百姓的苦难生活。通过对比野火、霜雪与春风、绿草的生命力,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同时,诗中对百姓在战乱中的无助和恐惧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最后,诗人以“人生值艰难,不如路傍草”作结,既是对人生艰难的感慨,也是对生命顽强生存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