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鹭鸶

· 方回
行行万山顶,无复大陂池。 小涧清且驶,时见白鹭鸶。 有鱼必不大,何况亦无之。 联拳一孤影,尽日沙边窥。 七泽足鲜食,曷不往彼为。 公子以臆对,羽族幸产兹。 腹肠能几何,少许可无饥。 井鲋尚不顾,王鲔安所思。 鸬鹚善攫捕,扼吭富渔师。 虽贪亦不饱,孰若廉自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联拳:群聚的样子。
  • 七泽:指楚地的七个湖泊,这里泛指湖泊。
  • 腹肠:指鹭鸶的食量。
  • 井鲋:指小鱼。
  • 王鲔:指大鱼。
  • 鸬鹚:一种善于捕鱼的鸟。
  • 扼吭:掐住喉咙,这里指鸬鹚捕鱼的方式。

翻译

我行走于万山之巅,再也看不到宽广的水池。只有小溪清澈而湍急,偶尔能见到白色的鹭鸶。那里的鱼必定不大,甚至可能根本没有。鹭鸶群聚成孤影,整日只在沙边窥视。楚地的湖泊应有丰富的食物,为何不去那里呢?公子这样回答我,幸好这些鸟类能在这里生存。它们的食量能有多少,少许食物便不会饥饿。小鱼尚且不屑一顾,更不用说大鱼了。鸬鹚虽然善于捕鱼,但渔师掐住它们的喉咙,它们也无法吃饱。与其贪婪捕食,不如保持廉洁自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鹭鸶在山间小溪边的孤寂生活,表达了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联拳一孤影,尽日沙边窥”生动地刻画了鹭鸶的孤独与无奈,而“腹肠能几何,少许可无饥”则进一步以鹭鸶的食量来象征其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最后,通过对比鸬鹚的贪婪与鹭鸶的廉洁,诗人倡导了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