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我观满囷粟,一粟之所充。
海鱼千百亿,孕卵与粟同。
春菊寸许芽,霜华秋丛丛。
误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
万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
夭阏尽屯厄,宇宙将无空。
忍哉锐头辈,不恤地上虫。
汉网非少宽,六合无人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满囷粟:满仓的谷物。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谷仓。
- 充:充满,充实。
- 孕卵:指鱼卵。
- 霜华:霜花,比喻秋菊。
- 误耘:错误的耕作。
- 失溉:失去灌溉。
- 槁死:枯死。
- 厥壤童:其土地贫瘠。厥(jué),其;壤童,贫瘠的土地。
- 生必成:生长必定成熟。
- 塞天:充满天空。
- 夭阏:夭折,中途死亡。
- 尽屯厄:全部遭遇困难。
- 宇宙:指空间。
- 锐头辈:指尖锐的头部,比喻残暴的人。
- 不恤:不顾,不怜悯。
- 地上虫:指地上的小生物。
- 汉网:汉朝的法律。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翻译
我看那满仓的谷物,每一粒都充满了生命力。海中的鱼儿千百万亿,它们的孕育与谷物一样充满生机。春天里,菊花才长出一寸的新芽,到了秋天,它们便如霜花般丛生。如果耕作不当或失去灌溉,它们就会枯死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万物生长必定会成熟,它们充满天空,几乎容纳不下。如果所有的生命都中途夭折,遭遇困难,那么宇宙将会空无一物。那些残暴的人,不顾地上的小生物,汉朝的法律虽然不宽松,但天下仍无人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诗中,“满囷粟”与“海鱼孕卵”象征着生命的繁衍与希望,而“春菊”则代表了生命的成长与凋零。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生命的盛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同时,诗中的“锐头辈”与“汉网”则隐喻了社会的不公与残酷,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