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常簿吴次翁

· 方回
一点书灯传不绝,王侯卿相复何加。 追惟大父同科第,喜见闻孙绍世家。 奥赜蚤能探理窟,芳妍孰敢竞词华。 勿言小邑青衿少,要使人人读五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追惟:追忆,回忆。
  • 大父:祖父。
  • 同科第:同一年考中科举。
  • 绍世家:继承家族的传统。
  • 奥赜:深奥,精深。
  • 理窟:道理的深处。
  • 芳妍:美好的文采。
  • 竞词华:在文采上竞争。
  • 青衿:指学生。
  • 五车:指丰富的学识,源自“学富五车”。

翻译

一盏书灯,传承不断,王侯卿相又算得了什么。 回忆起祖父与我同一年考中科举,欣喜地看到他的孙子继承了家族的传统。 早早地就能探索道理的深处,美好的文采又有谁能与之竞争。 不要说这个小县城的学生少,重要的是要让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学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重视和对家族传统的自豪。诗中,“一点书灯传不绝”象征着学问的永恒传承,而“追惟大父同科第,喜见闻孙绍世家”则体现了对家族荣誉的珍视。后两句强调了学问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教育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知识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推崇。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