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 方回
吾家一何奇,奇峰照南窗。 是为紫阳山,万木青枞枞。 上有出岫云,下有见底江。 江清云无心,伴此眉宇厖。 诗思忽飞来,时有白鸟双。 落日澹秋色,寒沟度枯杠。 归欤书屋夜,昏灯剔幽釭。 怀人良未远,遁翁生是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阳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家乡的一座山。
  • 枞枞(cōng cōng):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 出岫云:从山洞或山间升起的云。
  • 眉宇厖(méng yǔ páng):形容山峰的轮廓,如同人的眉毛和额头一样宽阔。
  • 澹秋色:淡淡的秋色。
  • 枯杠:干枯的木桥。
  • 幽釭(yōu gāng):指昏暗的灯火。
  • 遁翁:隐居的老人,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或他所怀念的人。

翻译

我家真是奇特,奇峰映照着南窗。这就是紫阳山,万木青翠茂盛。山上有云从山洞升起,山下有清澈见底的江水。江水清澈,云朵自由飘荡,与这山峰的轮廓相伴。诗思突然飞来,偶尔有成对的白鸟飞过。落日映照着淡淡的秋色,寒风中我走过干枯的木桥。回到书房已是夜晚,昏暗的灯光下剔亮幽暗的灯火。怀念的人似乎并不遥远,隐居的老人就生活在这个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家乡的自然景色,通过“奇峰”、“紫阳山”、“出岫云”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山水画卷。诗中“诗思忽飞来”一句,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突然涌起的创作灵感。结尾处的“怀人良未远,遁翁生是邦”则透露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家乡的深厚情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